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想要点燃这把火,需要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内在驱动力”。
广州疫情反扑,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在那些排队做核酸检测的身影中,有一个中学生格外引人注目。
昏暗的灯光下,他一边排着队,一边认真地写着作业。
即使周围的环境很嘈杂,即使没有舒适的书桌和座椅,他依旧沉浸在作业的海洋里,岿然不动。
这份专注,这份“分秒必争”的学习态度,令网友纷纷称赞:“学霸就是这样炼成的。”
可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孩子要父母催着,骂着,才磨磨唧唧地拿出作业。
而父母们为了孩子能够主动学习,专心学习,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
网上曾有一位爸爸为了让儿子专心写作业,拿着拖鞋坐在儿子身边震慑;
江苏徐州一位妈妈催儿子写作业,儿子不写,妈妈只好报警求助;
还有位爸爸辅导儿子写作业几度失控,摇晃着儿子的身体,逼迫儿子快点写。
儿子却别着身子,抹着眼泪,大声喊着:
“我讨厌你,别过来!”
对比之下,真是让人心寒:
同样都是学习、写作业,为什么有的孩子,从来不用父母费心,而有的孩子,费劲力气也催不动。
为什么孩子与孩子之间,差异竟然如此之大呢?
有内驱力和没有内驱力的孩子
差别到底有多大?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讲到:
人有三种驱动力。
第一种,是来自基本生存需要的生物性驱动,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
第二种,是来自外在的动力,即我们做出特定行为时,外部的奖励和奖罚。
第三种,是来自内心的内驱力,是一种发现新事物,探索未知世界,挑战自己的并体会自身成长的本能。
其中,只有内在驱动力才是最能激励和调动孩子积极性的方法。
决定一个孩子能否主动学习的关键,就是内驱力。
就拿前几天爆火的北大韦东奕来说,他15岁就在IMO国际数学竞赛中打败多名选手,以满分成绩一鸣惊人。
大学期间,他一个人单挑清华,在国内最高水平的数学竞赛‘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中,一个人拿到了4个金牌。
在很多学子眼中,他是“神一样的存在”,“数学奇才”、“天选之子”。
然而,所有天才都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韦东奕上小学一年级时,无意中摸到了父亲书柜里的《华罗庚数学课堂》,并解开了里面的一道数学题。
之后,他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用自己的整个童年看完了父亲书柜里的数学藏书。
上大学以后,别的同学劳逸结合,他仍旧“一天12个小时沉迷于数学研究中”。
他的同门曾在知乎上写道:
(在宿舍)我带来不少书,韦东奕经常会过来看,有一次他看上布伦德一本关于Ricci流与球定理的书,跟我把书借走,三天之后还给我,我问他书本后面的题目是不是都做了,他说基本做完了。”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中讲到:
内驱力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全部力量不断学习和探索。
韦东奕的出色,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激发了自己的内驱力。
是他对知识的极致渴求,让他在数学的领域不断学习,不断突破。
相反,那些没有内驱力的孩子,很难持续地投入学习。
网上曾流传一段视频: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坐在书桌前独自写作业,却怎么也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
他一会儿用手指敲敲墙壁,一会拿笔在墙壁上打鼓,一会儿靠着椅背,望着门把手思考人生……
9分钟过去了,孩子真正写作业的时间共计只有秒。
没有父母的催促,他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没有父母的压力,他就没有动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这样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的监督和鞭策,就很难在学习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
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所曾在演讲中提到,自己成功的关键是“内驱力”,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便是孩子没有“内驱力”。
“四川考神”张非曾两次考入清华,一次北大。
但他一上大学,就像脱缰了的野马一样,沉迷游戏,荒废学业,最后只能回到家乡成了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所以,一个孩子有没有内驱力,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错误的教养方式
正在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超越和自卑》中提到:
孩子早在两三岁时就已经确定了追求卓越的目标。
也就是说,孩子天生就有内驱力。
如果他们真心喜欢一件事,就会发自内心地去学习,完全不需要别人的督促。
他们之所以会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其实是因为内驱力被父母破坏了。
1.过度控制,过度干预
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曾在演讲中说:
童年时,自己最大的噩梦就是背乘法口诀表,父亲用尽各种手段*打、恶骂,直至对他失望透顶。
由于总是被父亲逼着、打骂,他整个小学阶段对任何书都提不起兴趣,却十分喜欢打架。
他甚至在自传里写道:
当时要是在练字和吃屎之间选择,我肯定立马选择吃屎。
令人惊诧的是,上了初中后,没人再逼着他学习,他反而喜欢上了学习和读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考上了大学,并成了今天的“网红名师”。
超限效应说:刺激过多,过强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者逆反的心理现象。
事实也证明了:过度控制,过度干预,并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的内驱力来自于孩子的内心,只有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学习,他们才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才能自觉主动地持续努力。
2.错误的奖励
《孩子的情商》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非常喜欢在每天入睡前,和父母一起读两本书。
但是有一天,小女孩突然对妈妈说,自己晚上不想读书了。
妈妈问她原因,她告诉妈妈:
学校在搞一个“激励项目”——谁能在9月份读满15本书,就能得到一个奖品。
可笑的是,奖品是学校附近一家披萨店的3美金优惠券。
而她从来不用自己为披萨买单,所以这个奖品对她的诱惑力很小。
小女孩只用半个月就看完了15本书,之后却再也提不起读书的兴趣。
后来,她的妈妈找到学校,建议老师把奖励方式改成:“把前一晚读过的书名写在第二天早上的班级海报上。”
不出所料,她的读书热情回来了。
心理学的“过度辩证效应”说:
过多来自外界的奖励,会损害人们的“内驱力”。
想要孩子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就要保护好孩子的内驱力。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尹建莉老师曾说:
如果没有唤醒孩子本身的内驱动力,如果没有让孩子自发地努力,家长做再多也是越俎代庖,做再好也是拔苗助长。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培养一个自觉主动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
父母可以尝试着去做以下三点:
1.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辽阳丹东一个14岁男孩厌学情绪很严重。
他的父亲不希望他荒废学业,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休学一年,陪孩子周游中国。
他希望儿子能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的匮乏,从而让他主动去寻找和发现更多的知识。
于是,他带儿子走遍六朝古都,让他感受深厚的中华文化。
他教儿子摄影,鼓励他写日记,让他开始带着热忱去看世界。
这一路上,儿子认真地学习摄影,认真地写游记,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厌学的样子。
其实,很多孩子厌学,都是因为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没有对知识的渴望,怎么会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在哪?
只有重新点燃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望,他才能有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
记得《小王子》里有句名言:
“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搜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因为,只有足够的渴望,才能产生足够的行动力。
2.从小定好规矩,严格执行
河北省高考状元刑雨菡,从来没有上过补习班。
她的好成绩完全得益于父母从小对她严格管理。
从小学起,父母就严格要求她上课认真听课,回家认真复习。
因此,从初中到高中的每一年,她都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她每天都给自己制定一天的学习计划,从不熬夜学习,一直坚持高效率学习。
一位名校妈妈曾经说过:
“孩子需要首先养成的是机械习惯,因为机械习惯带来的好结果,让孩子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再和孩子谈自律的重要性,孩子也许听得懂。
从小给孩子制定严格的规矩,有利于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学会自己督促自己。
3.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心理学家说:
内驱力的产生,需要拥有“制定目标,努力实现”的所谓“自我实现”的愿望。
两会期间爆火的“最美翻译官”张京,从小就对外语感兴趣,并立志要成为一名翻译官。
为了这个目标,她一直勤勤恳恳地努力,并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水平。
她甚至放弃清华北大,坚定地考上外交学院,并在著名的伦敦西敏寺大学,学习外交专业,获得硕士学位。
《成功,动机与目标》中说:
“一个人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于自己选择的目标。”
想要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努力的目标。
有了目标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助孩子一鼓作气,到达梦想的彼岸。
有句话说的好:
早期教育花1公斤之力,等于后期教育花一吨之力。
缺乏自觉主动性的孩子,父母再怎么逼着,管着,都不能让孩子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只有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培养他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的热情,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用足够的爱和耐心,浇灌出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