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与南京有关的著作,超过万部。游览这座世界“文学之都”,就如同翻阅诸多传世名著,在历经岁月沉淀的经典与融入现代的景物之间穿梭,了解这跨越数千年的城市文脉。
南京市文旅局最新推出的“跟着名著游南京”的专题线路中,《红楼梦》则成为贯穿一天的引子,在南京城中随处可见其身影。跟着这部熟记于心的经典游览古都,我们是否真的了解它?关于它的前世今生,乃至其中各种人物,似乎都有一些我们鲜有所闻的冷知识。
江宁织造博物馆。《红楼梦》作者之谜藏在批语中
一部《红楼梦》可谓写尽了清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如今许多“红学家”为考证《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原址,可谓把整个金陵古迹翻了个遍。《红楼梦》的真实作者是谁?多少年来,在红学界也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
今年初,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红楼梦》古抄本丛刊”,迄今为止,已推出8种32册。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著名红学家张庆善告诉记者,在这些古抄本中,就不难发现《红楼梦》为红学界一直争议的作者究竟为何人,“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古抄本中脂砚斋批语可以得到印证。”
被誉为奇书的《红楼梦》因其版本之多,一直令人叹为观止。《红楼梦》到底有多少古抄本?一般认为,最早的《红楼梦》抄本是被称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接下来还有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抄本、庚辰本、被称为《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的戚序本、收藏于俄罗斯亚洲研究所的列藏本、清蒙古王爷府所藏抄本的蒙府本、又称乙酉本的舒序本、全称为《乾隆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的梦稿本、也称梦觉本的甲辰本等。如此之多的版本,令人惊叹之余,也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这些早期古抄本中,保留了大量的脂砚斋批语。张庆善解释,“比如甲戌本第一回中提到:
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后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弊了去,方是巨眼。又有: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在张庆善看来,这些批语都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红楼梦》作者不是别人,就是曹雪芹,是论证《红楼梦》作者最重要的依据。
年前西方人通过它学中文
《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李晶看来,这部中国的古典名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同样深远。
在人文社的邀请之下,李晶特意以“外国人如何阅读《红楼梦》”为题,分享了更多有趣的冷知识。“《红楼梦》一共翻译成了多少语言?它不仅有外国语言的翻译,还有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李晶介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红楼梦》的一共八种:满文、藏文、锡伯文、蒙文、维吾尔族文、哈萨克文、彝文和朝鲜文。亚洲语言里翻译过《红楼梦》的一共有七种,有日文、韩文、越南文、泰文、缅甸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欧洲语言相对来讲更多一点,有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希腊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俄文也是西方语言当中第一个出现《红楼梦》全译文的语言——后面有意大利文、荷兰文、德文、西班牙文、保加利亚文、瑞典文、法文和英文。”
《红楼梦》的写作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每一种语言的翻译也都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光阴才能完成。“总体而言,到现在为止《红楼梦》的外语翻译一共有20多种,加上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一共翻译成30多种语言。”但全世界最早的《红楼梦》外文全译本,则是汉朝对照文,朝鲜的乐善斋藏的一百二十回译本。
李晶通过研究分析告诉记者:“这个译本大致在朝鲜高宗二十一年,也就是西历年前后完成。译者是朝鲜的翻译官李钟泰等人,他们是专职的翻译人员。原文是册,现存的大概册线装本。朝鲜文的全译本比西方语言全译本的出现早70余年。而最早的西方语言的全译本是俄文本,译者是帕纳秀克。”
但在此之前,早了朝鲜文全译本70余年,《红楼梦》就有了英译的节译本。“早在年,因为当时有很多西方来中国工作的外交官、传教士,中西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交流开始得非常早。”李晶解释,“当时他们读《红楼梦》是为了学中文,因为他要来中国工作。当时翻译官是很少的,最早来中国工作的人都陆续变成了最早的一批译者和翻译官。”
翻译家、传教士马礼逊年到广州,在中国生活了16年。年他携带大量的中国书籍回到英国,其中就包括《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和一些续书,还有一些改编作品。年,马礼逊将《红楼梦》第四回里有关“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的一些片断翻译成英文,“可惜这份翻译并没有公开发表,仅仅是附在一封书信之后寄给英国友人。”李晶告诉记者,“随后他在年编译出版了中文教材《中文对话与单句》,里面选译的内容是《红楼梦》第三十一回里宝玉和袭人的两段对话。”
英文世界里的“林妹妹”是个音乐家
在《红楼梦》被翻译至国外的这两百年之中,国外读者又是如何理解这部传世名著的呢?
“我们可以从他们对书中一些人物的看法来窥知一二。”李晶解释,“年前后,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魏斐德发表一篇关于《红楼梦》的长文《红楼天才》,他在里面说,黛玉是‘一位任性的、孤芳自赏的、才华横溢的美人’。这个虽然不是特别符合原著中的形象,但是也相距不远,我们也认为林妹妹比较任性,比较孤芳自赏,同时她又是才华横溢的美人。这篇文章里面说,黛玉和宝钗已经成为中文小说里面的人物原型,影响深远。”而有趣的是,在英译版本中,“黛玉”的名字有被翻译成BlackJade(黑色的玉石)。
“纽约大学同样也将黛玉作为《红楼梦》的一个主要人物来介绍的,说林黛玉是‘贾宝玉最亲近的表妹,也是他钟情的首要对象。她很瘦很病弱,但是美的超凡脱俗……她情感脆弱,容易嫉妒,不过却是一位极有才华的诗人和音乐家。’”对于将林黛玉称谓音乐家,很多读者颇为好奇,李晶解释:“我想了一下,因为后四十回里面有林妹妹抚琴的情节,既然会弹古琴、懂琴谱,那么说她是音乐家也说得过去。”
在李晶看来,从这几个小的例子来看,英文视野当中林黛玉的形象虽然不像在中文里面那么让人倾心,但也比较客观,“它与原著当中的身份、性格、外表和才华基本是一致的。BlackJade的译名已经成了约定俗成、为英文读者普遍接受的一个意译了。至于英语世界中正式出版的书籍中,将BlackJade作为‘黛玉’的意译,与音译共同介绍,更是多年来常见的情形。”
回顾《红楼梦》走向世界的两百余年历程,不难发现,许多重要译本都是由中外译者、学者合力辛勤打造的成果。“一些外文译者即便独自完成译作,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也不乏与中国友人及前辈中外译者的交流与切磋。各语种的译者们薪火相传,不顾辛苦,长捱寂寞,费尽心力将《红楼梦》介绍入世界文学之林。”李晶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