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胀和疫情是世界经济最为头疼的两件事。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刺激经济恢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大规模释放流动性,从年3月开始,美国采取了超强财*刺激计划和超宽松货币*策。其后,多个主要经济体相继跟进,进入货币宽松的阵营……但后果也是明显的。
解渴,还是泛滥?
数据显示,年,全球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胀率创下近5年新高,今年全球整体的通胀率或将达到4.3%,创10年新高。
美国一元树商店公司宣布将旗下一元树折扣杂货店(俗称“一元店”)大部分商品单价从1美元“永久”上调至1.25美元。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美国劳工部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飙升6.2%,为31年以来最大涨幅,这一数字在年初时还在1.4%左右。此外美国全国商业经济协会6日发布的经济学家调查显示,受需求强劲、薪资上涨、供应链瓶颈等诸多因素影响,美国高通胀将至少持续到年。
法国总理卡斯泰宣布,法国*府将自12月起向月净收入低于欧元的民众一次性发放通货膨胀补贴,以减轻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影响。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在欧元区,11月30日欧洲统计局(Eurostat)公布了11月欧元区通胀的初步估计。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通胀率升至上世纪末欧元区成立以来新高。
韩国通胀正以近10年来最快的速度飙升,该国11月份CPI同比上涨3.7%,超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并连续8个月超过了韩国央行2%的目标。
一直都在“追求通胀”的日本似乎在今年“有所收获”。据日本内*部报道,11月日本东京CPI同比上涨0.5%,前值为0.1%,核心物价指数(不包括生鲜食品)上涨了0.3%。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能源价格上涨了14%,为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分析认为,宽松的货币*策目的在于对冲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然而从超过一年半的时间结果来看,各国的经济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超出常规的流动性从“解渴”转向“泛滥”,非但没有让资产的效率提升,反而让资产价格进一步膨胀。
理论上讲,货币*策有可能达到刺激需求增长的效果,但疫情反复会抑制需求,原本要用来对冲疫情负面效果的宽松*策,一定程度上又被反复的疫情给冲了回去。
中国继续稳字当头
视角拉回国内,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
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环比涨幅有所回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1.6%,其他七大类价格两涨两平三降。其中,衣着、交通通信价格均上涨0.3%;居住、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5%、0.5%和0.4%。
且随着各地多措并举保障“菜篮子”供应,蔬菜上市量逐渐增加,鲜菜价格涨幅比上月大幅回落9.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也由上月的上涨0.4%转为持平。
11月7日,市民在合肥市经开区芙蓉社区一家超市选购“惠民菜”。新华社记者刘*喜摄
不仅如此,PPI方面,随着保供稳价*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11月份PPI涨幅有所回落。
多部门联动遏制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0.1%转为下降4.9%,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涨12.8%转为下降8.4%。金属行业保供稳价效果显现,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5%转为下降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6%转为下降1.2%。
国家邮*局快递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亿件,这是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千亿级别,已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表示,展望到年底,鲜菜、鲜果、猪肉等重点民生商品供应量是充裕的,产销衔接,整个运输渠道是畅通的,稳定食品和CPI运行的基础是牢靠的,实现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基础很坚实。
中国价格协会副会长许光建较早前也表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较强不确定性,继续保持国民经济较快恢复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在贯彻落实中央*策的过程中,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体现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更加有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韧性的显现。(财经翻译官闫雨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