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追剧*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幸福。
怎么说?
这边思密达的《迷雾》里有腹黑女主播;
那边霓虹的《Unnatural》里有干练女法医;还有《傲骨之战》里这一票女神的回归。每一部的豆瓣评分都是9+,而且一部高过一部,可见质量有多硬。
对比三部剧,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的特质——
一、都由女性担纲主演。二、都是讲述某一个特定行业的故事。
等等,这两个特质不就跟前两天网络疯传的脑洞剧《淑女的品格》一样吗?
看来全世界的观众都爱看独立女性在职场叱咤风云的样子啊,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能拍出《淑女的品格》或者类似的女性行业剧吗?
疯子我先浇盆凉水:不能。
别说女性行业剧,我们这几年甚至连像样的行业剧都找不出几部。
我努力想了半天,可能只有《人民的名义》和《白夜追凶》算比较靠谱了。
是我们拍的行业剧或者说职业剧太少了吗?
并不是,非但不少,反而多得吓人。
*的《亲爱的翻译官》、《谈判官》二连,《猎场》、《急诊科医生》、《继承人》。
它们分别囊括了翻译、谈判、猎头、医生、律师等五个行业。
上面这些还比较近,你再往前看还有《杜拉拉升职记》、《辣妈正传》、《离婚律师》什么的。
总之,五花八门的职场剧层出不穷,但口碑却是一言难尽。
问题出在哪?你要说赖演员,上面提到的那些剧,里面有些主演的业务能力观众是认可的。
所以我们今天抛开演员演技的因素不谈,只从剧本和制作的角度探讨一下内地职场剧的缺陷。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专业度的问题。
甭管是哪个行业,你得知道人家的工作日常长啥样吧?
刑侦剧你得了解刑侦案件,医疗剧你要清楚医疗手段,律*剧基本的庭审流程得知道吧?
这不是随便说几句观众不明觉厉的台词就能糊弄过去的,就拿《Unnatural》举例。
既然讲的是法医,那么整个解剖流程就要做到扎实严谨。
解剖时,所有人全副武装,法医主刀,化验的化验测量的测量,一旁还有拍照和记录数据的记录员。
去案发现场也都是穿着工作服,带着专业的工具。
反观国内,即便是像《法医秦明》、《白夜追凶》这样比较严谨的剧,还是会有不戴口罩就验尸的情况出现。
再看医疗剧,专业硬伤也是数不胜数。
《外科风云》刚开播就被吐槽存在专业错误:不能用手去抓手术手套的外侧。
医院全程参与审片的《急诊科医生》就更离谱了,每一集后面设置的医疗科普环节居然都能是错的。
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科普轻度烫伤的:
结果惨被网友打脸,医院给牵连了......
好吧,上面这些刑侦、医疗可能太专业了,对编剧和制作的要求比较高,那其他行业剧呢?
不好意思,同样没眼看!
比如《猎场》里的高级猎头跑去窃取商业机密;
《翻译官》里大幂幂坐在同传室,眼睛一闭就开始同声传译。
可现实中的同声传译,纸和笔是必备的,像剧中那样的场景简直堪比科幻片。
《谈判官》里,*则用一套毫无说服力的台词让我们见识到了商务谈判的魅力。
《欢乐颂》里,霸气的CFO安迪一句话就要把期货市场做空,而且说加杠杆就加杠杆。
这操作索罗斯看了沉默,巴菲特看了流泪,你就是把老谭卖了也不够啊!
更让观众糟心的是,安迪明明是一个CFO,可整整两季你也没见过她做一件CFO该做的事儿,一个财务总监非得跟市场占有率过不去...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已经找到了行业剧的“病因”,接下来只要对症下药,解决那些专业性的BUG,我们的行业剧就还能抢救一下?
坦白讲,很难。
因为有时候问题不是出在涉及专业知识的地方,而恰恰是出在职业本身。
优秀的行业剧,故事发展应符合现实中该行业的运转规律,而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行为逻辑也应该有鲜明的职业痕迹。
换句话说,就是让人设为剧情服务,而不是让剧情为人设服务。
观众之所以喜欢看行业剧,是因为每个人本身的职业经历是有限的,大家想通过电视剧这个媒介去窥探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生活。
无论是医生、律师还是警察,大家对他们的职业印象都停留在一个很浅的层次。
虽然他们的工作和我们息息相关,但我们还是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在干什么?怎么干?
就好像大家每天都在用手机,却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块屏幕下面到底是如何运作的,而行业剧理应承担解释说明的作用。
可是呢,咱们行业剧好像完全不关心职场生活,它们关心的是职场爱情生活。
光是这一条,市面上九成以上的国产行业剧都得中招。
当然,不是说行业剧里就不能有感情线,远的有TVB的老剧,什么《冲上云霄》、《妙手仁心》之类的。
近的像韩日美剧,很多都是充满爱恨情仇、勾心斗角的,但观众仍然可以从剧中感受到他们的专业态度。
哪怕你不是媒体人,你看《迷雾》照样能品出高慧兰的格调;
哪怕你身边没发生霸凌,你看《Unnatural》也能get三澄医生正到爆的三观。
时不时还给你来点骇人听闻的冷知识....
说白了,优秀的行业剧就是“行业”与“剧”的结合。
既能给观众带来高质量的行业新鲜感,又能兼具通俗的故事性,而以目前的国产剧市场来看,这两者都很难做好。
首先,国内大量的编剧都没有时间去摸透一个行业。
他们有些人可能连打卡上班的日子都没经历过...
如果他们要写某个职业,要么是闭门造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要么是在网上找一些大家都了解的资料。
稍微好一点的,会采访几个业内人士,但这种程度的了解有多少意义就不得而知了。
偶尔也会出现几个业内人士亲自操刀,比如写《法医秦明》的法医秦明;
再比如《白夜追凶》的编剧指纹,父亲是刑法学教授,自己不仅有着11年经验的律师,还创建了一个犯罪剖绘爱好者协会。
欧美行业剧为什么那么多?
因为他们的编剧都是在该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TVB也有专门的团队与相关行业合作。
而内地的大多数编剧们善于写感情戏,对行业的生活考察又不够深入,创作过程中又缺乏专业的顾问,所以他们就只能放弃对行业的描写。
至于剧的故事性为什么也无法保证,emmm...这个锅还真不能全让编剧背。
要知道,国内编剧在整个行业的话语权是极低的,很多时候都是受片方制约的。
人家根本不看你的故事,也不需要你多专业,我只要你按我的要求来写,并且按时交稿。
你想啊,每年生产的电视剧那么多,能够带来流量的演员是有限的。
演员都供不应求,需要替身和轧戏,谁还有工夫让你慢慢磨剧本?
如此看来,内地行业剧的问题其实是现在整个影视行业浮躁的一个缩影。
只不过行业剧的受众广,门槛又有点小高,所以问题自然就凸显出来了。
那这问题有没有解?
我觉得在国内整个影视行业的市场趋于成熟之前,大概是没有的。
因为,钱太好赚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
左滑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