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译著推荐屈文生万立中华翻译家代表
TUhjnbcbe - 2022/7/27 19:41:00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41222/4541952.html

王韬(WangT’aou,—),姑苏城外长洲县甫里(今吴中区甪直镇)人,曾名利宾、瀚、畹;字兰卿、紫诠、懒今;雅号蘅华馆主等。年遁去香港后,更名王韬,字仲弢,一字子潜(谐音紫诠),自号天南遯(遁)叟,五十后又曰弢园老民。王韬9岁尽《十三经》,背诵如流,有神童之誉。

王韬画像

王韬文有奇气,家贫,努力自励,在中西交换史上是一位绕不开的主要学者,其学术的起始恰是通融中西的翻译工做,是“译而优则著”的优良代表。年,年方21岁的王韬前去上海,投入英国伦敦会宣教士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等人兴办的墨海书馆(TheLondonMissionarySocietyPress)处事。

年“遭难逃粤”一事对王韬的终生影响远大,照其《弢园老民自传》自述,今后“杜门削迹,一意治经”。其名、字、号及做品名里今后常带“逃”音或“遁”意,以自谑,如淞北逸民、甫里逸民、淞北逸民、《遯窟谣言》等等。王韬终生与文字结缘,纵横文海四十余载,著做、译做达六十余种,波及经学、*论、汗青、科技著做及小说条记、诗文、尺书等,数目之多、眼界之宽、观赏之广,完全可悲。

开初,王韬“名为秉笔,实供请示”,对译书堪称一无所知,但仅四年后,他就参加翻译出书了《圣经》新约教义部份和整部旧约,还被该项译事的掌管者麦都思赞为奇才。王韬的翻译天才和努力水平看来一斑。随后二十余年内,王韬笔耕不辍,积聚起超越于平辈的见地,引入了诸多西学常识,为其随后著书立说打下结实的基本。

一、王韬对翻译的认知

王韬很早就了解到翻译之于纠正革新和中西交换的意义,并直指*海、学界对翻译的蔑视和对译者的鄙视心态。他说:

中外说话文字,迥然各异。彼处则设有翻译官员,及教中之神甫牧师,效华言,识汉字,当心于我国之*事,于我之俗尚风土、山川局势、物产民情,悉皆勒之成书,以教其国中之民。而向时华夏之能操欧美说话,能识英人文字者,当轴者辄深恶而痛嫉,华夏文人亦鄙之而不屑与交。而其人亦多赤贫恶棍,浅见寡识,于欧美之*事得失,轨制沿革,绝不体贴。即有一二从其游者,类皆役于饥寒,仰其鼻息,鲜有远虑,足备关照。关上既轻之,则下亦不知自奋也。因是,于其脾性日趋隔膜,于其国*民情终茫然罔有所知。互市十余年来,能干洞悉其情况,深明其技术,抉其所短而师其好处。

王韬所言不虚。当时装做通事的,用李鸿章的话来讲,时常“货利声色以外不知其余”,如初期“广东通事”和“上海露天通事”。冯桂芬在咸丰十年()曾提到:通事“仅通洋语者,十之八九;兼识洋字者,十之一二”。李鸿章在年曾谓:“列国在沪均设立翻译官,遇中外大臣协商之事,皆凭番邦翻译官传述,亦难保无偏私捏架情弊”,相较之下,“华夏能通洋语者仅侍通事,凡关局虎帐谈判事宜,不过雇觅通事来往传话,而其人遂为洋务之大害”。在中交际涉中“假手期间,串通洋兵,认为分肥之计”。

自然,这并非全然否定初期通事关于初期中外来往的进献,但他们也确凿带来或加重很多本可防止的中西谈判题目。主要的是,这些通事多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译著推荐屈文生万立中华翻译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