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传译这个职业的名字就表明了它必须追求速度,因为“同声”,主讲人讲的时候译员同时在翻,只有反应快才能尽可能把主讲人讲的话翻全。但是这里的“快”并不是指讲话快,而是信息处理快和语言转换快,说的时候语速反而不一定要快。
剧情:
程家阳带乔菲去一个日语同传家里做客,自己装扮成日本厨师给乔菲做菜。他俩刚和日语同传见面,程家阳对乔菲说那个日语同传哥:“同传速度惊人”。
-----------------------
我想,这句评语对于所有同传译员来说都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因为我们从来不这样评价别的译员,也没有人这样评价过我们。那既然程主任说出来了,我觉得可以把同传中与速度有关的事儿拿出来唠叨唠叨。
法语同传无非就是汉译法和法译汉两个方向。汉语高度凝练,法语语法完美,汉语四个字儿并排一码就行了,法语要是翻译出来就得把lelalesdequiqueoùdontc’est-à-dire都加上,一下就长了。
所以汉译法同传时要想把意思翻到最全,就要讲得飞快。今天上午我主要做中译法同传,就喷了我面前的电脑屏幕君一脸吐沫星子。当然这也取决于主讲人的讲话速度。聪明的主讲人在知道有同传时会主动放慢速度,以便把自己的观点更好的传递给听众。
法译汉时就会反过来。我有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翻译各种大会最后一般都会有个宣读《某某宣言》的环节,在中国的会议或者中方主办的在外国开的会议一般会用中文宣读宣言,我们同传成法文,或者念已经翻好的法文稿。这个阶段是最痛苦的,因为中文一句一下就说完了,但是法文要念很长很长。
但是有次会议是用法文宣读宣言,我们同传成中文,这就爽了!法文一段都快念完了,我看没什么变动,才开始念中文,然后我和念法文的同时结束,这一下子就看出中文的凝练了。一开始我也想和他同时起同时落,但是那样的话中文说出来就像放慢速度的复读机,听众听着心里会老揪着,后来干脆到每段最后再念中文了。
汉译法时讲得飞快靠什么?靠译前准备和条件反射。
译前准备决定了你的信息处理速度,条件反射决定了你的语言转换速度。比如法国有万人口,这个事情如果译前准备你知道了,主讲人说到法国人口时你可能大致听到soixante就可以把万都翻出来了。但是如果是说毛里塔尼亚的人口是多少,我不知道,就是没有译前准备,那就要继续专心的听那个具体的数字,然后再张嘴,这就当然快不起来了。
条件反射呢,就是你听到一句中文,你就可以不假思索的把它翻成法文。选择什么样的句式和词句,都是平时训练好的。平时怎么训练呢:
一是要多看外国对中国的报道文章,提炼里面对一些中国概念、中国思维的译法,包括外国人译的中国古文古诗什么的都要看。
二是要多看中国官方翻译的中国文件的法文版,尽管不是母语人士翻译的,但是首先这些文件人家母语人士也没人给你翻,其次里面的译法也是中国官方多年以来形成的、通过国际交流不断改进过的、约定俗成的翻法和思路,对于年轻翻译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当然,到我们这种老炮儿级的同传,会开始找一些更加地道的法式表达来润色一些传统的译法(当然这项工作靠一两个老炮儿可不够,这个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但是至少我年轻时还没有这个能力和意识,那时能保证把主讲人讲的东西翻好翻全就不错了,没有余力去想翻美翻地道的事儿呢。
现在在阅读法国官方文件的时候把里面可以和中国*治语汇基本对应的词总结出来,用在中译法口译中。
三是要锻炼对一篇讲话的分析能力,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哪些是要点,必须要清楚明确完整的翻译出去,哪些是可以归纳成一个观点翻译出去。这可是门学问,取决于对翻译专业的熟悉程度和译员自己平时对相关专业动向的把握。
但是,法译汉的语速我觉得并不适合唯快不破。汉译法时语速快是没有办法,是两种语言的特点决定的。法译汉时,就不一定要快,除非主讲人讲话真的很快。
我年轻时有过这个误区,觉得同传讲中文也应该说话快,才显出自己的本事。但是,我自己作为听众听过几场会之后,觉得同传如果说话太快太赶的话,听众听着是不舒服的,容易烦躁。
后来我再做同传就不再追求语速,而是追求适合听众心跳的节奏(这是听音乐作曲讲座时得到的灵感),后来至少三个不同场次的听众都和我交流过,说我的语速特别适合他们记笔记,而且出来的中文有条理,还有问我是不是给外国电影配过音。
我觉得这和我和听众们都是受的中国式教育有关,大家用共同的听课习惯、记笔记习惯和思维习惯。而且我觉得我开始教课后做同传又有了新的进步或者说是进步的方向,我觉得做同传就像教课似的,你要把一个观点传递给听众,你得给人家讲明白呀。老师如果讲课语速飞快,能保证学生听明白吗?
听众参会的目的也不是来听同传炫技的,而是听主讲人讲的内容,同传译员应该帮助听众达到他们的目的。
所以我曾经琢磨过这事儿,就是考核同传时,当然老师机械的考核误译或漏译率,但是也可以增加一种考核方式,就是请一位不懂法语的老师或同学来听被考试的学生的法译汉同传,就像听一场会议或者讲座的同传,让他们按照学习笔记的形式记笔记,最后看他们记得笔记和主讲人讲的观点和论据差多少(这里是观点和论据,不是词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