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脱胎于石化工业。在中国,农药行业的产业布局、生产规划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年,工信部发布了《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指出,当时农药工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较小。没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科技创新能力弱,技术装备水平低。农药品种仍以仿制为主,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足1%;绿色环保产品少,高*高残留农药占一定比例,仍未淘汰等。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隋鹏飞表示,除企业数量众多,小、散、乱现象严重外,产品重复登记、同质化竞争异常激烈也是制约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年中国农药登记数据,我国近两年农药产品登记数量保持在个以上,年登记产品个,比上年仅减少了1.6%。
针对这样的格局,《规划》提出,鼓励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到年,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品种,使其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高残留品种的产量由5%降至3%以下等。
此外,各地配合今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新《环保法》而制定的种种细化*策,也使农药行业受到极大影响。一方面,这些*策要求农药生产企业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它推动了环保不达标的落后小企业的淘汰。目前,这一“双刃剑”效应已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农药主要上市公司有20家。与年相比,20家上市企业中有10家企业去年出现了总营业收入下降,有7家企业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其中北海国发、蓝丰生化的净利润跌幅超过%。
先正达中国区企业事务总监朱庆华表示,国内农药行业需要进一步大浪淘沙,行业在不断洗牌。许多公司已经处于转型中,开始生产更高效环保的产品。而这依赖于科技创新。
国际上农药市场竞争激烈,先正达、孟山都、杜邦、拜耳等国际性农药公司,每年的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10%左右。而《规划》提到,国内绝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足1%,基础研究薄弱,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规划》要求到年,大型和科技型农药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以上,农药全行业的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第一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