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传言后,记者随即赶往市郊部分莓棚探访,发现莓棚中确实常见死蜜蜂。那么,棚内蜜蜂死亡,是否如传言中所说,死亡的蜜蜂系农药中*死亡?记者展开了调查。
传言
草莓喷农药,莓棚现死蜂
“回去吧,现在草莓喷农药了,蜜蜂都*死了,拿了也不好卖!”昨日清晨,扬子江北路上,几位批发草莓的商贩,在议论着有关草莓的传言:市郊不少草莓大棚中,出现蜜蜂频死的现象,蜂是被草莓上的农药*死的。
据了解,关于草莓上喷了农药*死了蜜蜂的传言,已在市场上流传了四五天。“前一阵子,28元一斤都买得多,现在降至25元一斤,买的人明显少得多。”草莓贩子老刘告诉记者,他们也去了棚中,发现确实有死蜂,吓得他们不敢多拿货。
老刘告诉记者,市郊种植草莓的大棚至少上百个,主要是通过他们这些人去批发或是莓农自己直接往水果店送货。
“多数时候,还是我们这些中间商买得多。”老刘说,传言源头是哪里,他也弄不清楚,据说是有市民去草莓棚中现摘现买,不少死蜜蜂掉了下来,就怀疑是莓农喷洒了一些不宜用的农药,导致蜜蜂中*身亡。
昨日,记者前往瓜果批发市场附近,也听闻了一些果贩在谈论草莓的事。“听说是比膨大剂还*,我们也不知道是喷的什么。”果贩林先生说。
探访
确实有死蜂,这几日频现
大棚草莓真如市场上所传的那样,喷了不该用的农药,令蜜蜂“中*”身亡?听闻传言后,昨日,记者赶至市郊部分草莓种植园探访,很多莓农对蜜蜂的死亡颇为忌讳,不愿多说什么。
“这两天死得少,前些日子多一些。”莓农邵年林告诉记者,很多草莓大棚中,确实出现了蜜蜂死亡。探访中,不少莓农也承认有些草莓大棚内,蜜蜂死亡较多,有时能清理出来不少蜜蜂尸体。
莓农邵年林说,大棚种植草莓,若是单靠人工授粉的话,长出来的草莓畸形果较多。因此,每年大棚草莓种植前,他们就会前往蜂农那里买蜜蜂,通过蜜蜂来给草莓授粉,每一个草莓大棚,单买蜜蜂就要好几百元。
“我们不是专业养蜂的,在养殖中,有死亡我觉得很正常。”莓农邵年林说,他种了几年的草莓,几乎每年都会有蜜蜂死亡。
在市郊部分草莓园的探访中,记者碰到的莓农中,均不承认是喷了农药才将棚中的蜜蜂*死。
调查
不少人相信,莓农连叫屈
“有的市民图新鲜,会开车到这边来,在棚里现摘现买。”莓农邵年林猜测,可能是一些莓农被问及蜜蜂是如何死的时没有解释清楚引发的误会。他称,作为莓农来说,不可能喷农药导致蜜蜂中*死亡。
莓农邵年林说,按一小箱蜜蜂元为例,如果蜜蜂死得多了,那一个棚的草莓授粉就成问题,单靠人工不仅成本高,果子也不饱满,这种情况下结出来的草莓,自然就很难卖出去。因此,他觉得,莓农应不会傻到这样的程度,毕竟蜂成本也很高。
“蜜蜂对莓农这么重要,怎么会舍得去*死它呢?”邵年林说,尽管他们称没喷农药,但担心传言久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市场行情或也将受到影响。
按莓农顾女士的话说,目前才是草莓上市初期,要撑到来年罢市,很多莓农都是吃住在大棚边,就指望着这季草莓能赚一些。“才上市就传出草莓不能吃,这对我们的打击,也太大了。”顾女士叫屈道,草莓是直接入口的水果,他们不可能喷农药来防虫防病。
莓农顾女士告诉记者,草莓种植中,确实使用农药,但不是喷,而是在种植环节时,主要用于对土壤的杀菌等。
专家
不是*死的,有死亡正常
“死蜂的尾巴翘起吗?”“没有!”“吻往外伸吗?”“也没!”……昨日,扬大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挺博士了解情况后表示,市郊部分草莓大棚中出现死蜂,与天气和蜜蜂的寿命等有关,并非中*。
吉挺表示,可能是一些莓农解释不清楚,其实草莓大棚中出现死蜜
蜂,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蜜蜂有趋光性,出巢时,一些蜜蜂容易撞到棚顶塑料膜。”吉挺说,蜜蜂很娇嫩,容易撞死。
除了因趋光性导致部分蜜蜂撞死外,处于采蜜期的蜜蜂其寿命也不过就30多天,有的蜜蜂被莓农买回去放在棚中,说不定就已是老蜂,出现小批量死亡,也是正常现象。
“如果是在蜂箱中不出来,蜜蜂死在箱中,那是天气情况造成的。”吉挺说,蜜蜂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要飞出蜂箱才进行排泄,如遇到连续低温阴雨天,棚中温度太低的话,很多蜜蜂不出来,也易“撑”死在箱中。
对于市场上的传言,吉挺表示,不要去相信莫须有的谣传,其实自然界也有“生老病死”。他称,如蜜蜂打架也可导致其死亡。而蜜蜂中*,往往会出现大面积死亡,且有明显的尾巴翘起等中*症状。
-0-:33:9 来源:齐鲁晚报(济南)
当前正是草莓大量上市的时节。
网帖中,爆料人还贴出了蜜蜂死亡的照片。
近日,一则“一位蜂农的忠告”帖子在网上热传。帖子中,蜂农表示草莓种植户隔一两天晚上都要打药,蜜蜂因此出现大量死亡,这名蜂农告诫大家远离草莓。这名蜂农所说是不是属实呢?面对草莓的多种传言,又是不是属实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片 本报记者 王倩
网帖:草莓晚上打药,*死大量蜜蜂
近日,一名蜂农的忠告在网上疯转,引起了大家的
在网上转载的帖子中,发帖人表示自己是一名蜂农,每年草莓丰收之时是蜂农欲哭无泪时,“草莓园为了防害虫差不多隔一两天晚上就要打药,因为白天有顾客到园里采摘怕人看见,所以只能在晚上打药,晚上打药之后我们的蜜蜂就会陆续出现大量的死亡,持续时间在一周到十来天,导致蜂群大量下降乃至整群死亡,长期吃草莓等于慢性自杀。”
同时,这名蜂农还建议大家在傍晚后到草莓园观察打药情况,并表示,“在我国不论什么地方的蜂农见到草莓园都要跑,真是欲哭无泪啊。”在帖子中,还配有三张蜂农的照片,其中在照片中可以看出,蜜蜂出现了大量的死亡。
蜂农:草莓开花靠蜜蜂授粉,传言不准确
网上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
6日下午,记者来到棋盘小区内一水果摊看到,六盆草莓摆在显眼位置。商贩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草莓口感很好,价格也不贵,每斤在5元左右。
当记者问到商贩,草莓是不是会打药时,这名商贩表示,具体怎么种她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她感觉不打药,“之前每年都卖草莓,从没出现因为吃了打药草莓中*的情况。而且很多草莓都是现采摘现吃,都没什么问题。”
同样是作为一名蜂农,历城区西营镇蜂农孙继贵也曾经有过草莓大棚内放蜂的经历。据孙继贵介绍,其实,草莓开花之前,都是要靠蜜蜂进行授粉的,他就跟草莓种植户合作过,将蜜蜂放到草莓大棚内授粉。
“网上蜂农所说的情况应该不准确,现在草莓都是大棚种植,在蜜蜂授粉时,种植户中间会用一种气雾剂类的东西熏棚,但每次熏棚前,我们都会把蜜蜂移出大棚,隔四五天再回去继续授粉,蜜蜂被*死的情况非常少。”孙继贵说,像网上蜂农所说的这种情况,他与合作社下面的多个蜂农都没有遇到过。
西营镇另一李姓蜂农也表示,他没有在草莓大棚内放过蜂,但也没听说过因为草莓打药*死蜜蜂的情况。
专家:草莓会用杀菌药,但对蜜蜂基本无害
每年的元旦前后,就是草莓开始上市的季节,尤其是在济南,由于董家镇大规模种植草莓,济南市场上很早就能买到草莓。而每到这个时节,关于草莓的各种说法不断,有的说草莓会注射激素,比如膨大剂等,还有人说草莓果实会注射甜味剂,对于这些说法又是否属实呢?
历城区蔬菜技术服务中心技术科科长邹永洲表示,关于草莓注射激素、甜味剂的说法,很多都是谣传,因为很多人不熟悉草莓的生长过程,所以才会有这些谣传。据他介绍,草莓开花前半个月,也就是每年月上旬到隔年3月份,草莓大棚内都要放置蜜蜂进行授粉,而在其中草莓可能会受到真菌病害的影响,比如会生白粉病、炭疽病等,种植户这时会用到杀菌药。“这些杀菌药对蜜蜂基本没什么危害,就像有蜂农所说到的用气雾剂熏棚,实际上也是为了防治白粉病,气雾剂对蜜蜂基本没什么损害,之后移出棚,主要是防止烟雾会熏到蜜蜂,而并不是因为*害。”邹永洲说。 同时,对于网上流传的草莓注射膨大剂、甜味剂的说法,邹永洲称,这些说法也都是谣传,草莓结果之后是不打药的,只是在其抽花期,为了使草莓花穗更长,有的会用到一些植物激素药物,比如赤霉素,但很多植物本身就含有类似的植物激素类药物。
而在网上流传的帖子中,蜜蜂因为草莓种植户喷洒农药,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的情况,邹永洲表示,并没有接触过类似的情况。据他分析,蜜蜂死亡一种可能是蜜蜂自然更新换代的结果,另一种可能是气候原因或者是大棚内温差大造成的。(来源:齐鲁晚报)
科学松鼠会关于膨大剂草莓的解读:
草莓畸形膨大会致癌?Comments史*发表于20-05-32:36留言: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是用膨大素催出来的,膨大素会致癌,并且会在人体内积累。
真相:准确地说,我们吃的并不是草莓的果实,而是膨大的花托,上面的那些小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
异常大且形状奇怪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素的可能。其实,膨大素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农药,也不是像DDT那样的非法化学药品。它的学名叫氯吡脲(CPPU),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在猕猴桃、甜瓜等水果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作用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是认为,它是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激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的:它能促使植物细胞加倍分泌细胞分裂素,增加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分裂的次数;同时,它还能促使生长素的分泌,使细胞长得更大。结果从整体上来看,我们需要的“果实”就增大了。
膨大素在促使果实增大的同时,对草莓果实味道多少会有些影响。在年新疆石河子大学的一项实验中就发现,使用膨大素可能会提高或者降低草莓的总酸含量。结果就是,收获的草莓要么是变酸了,要么是淡而无味。
不过,大家更关心的恐怕是膨大素的安全性。动物实验的数据,小白鼠口服急性中*剂量为每千克体重毫克。如果长期接触可能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紊乱。不过,在通常条件下,膨大素降解较快,在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即使进入动物体内后,膨大素也不会赖着不走,实验老鼠吃下去的膨大素在7天后只有2%存在于老鼠体内。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膨大素还算安全。此外,至今还没有因接触膨大素致癌的报道,低剂量膨大素对肝、肾功能的长期影响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不过,通过个头和形状来判断草莓是不是使用了膨大素,并不完全可靠。草莓的个头实际上和许多因素有关。首先,草莓的品种本身就有很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多倍体植物都要比它的2倍体(细胞内有2组染色体)个头大。草莓栽培品种都是染色体数目加倍以后的8倍体(细胞内有8组染色体),所以我们吃的栽培草莓的个头远远超过了野生的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另外,园艺学通过不断的杂交也繁育出了不少个头大的品种,这点在欧美的草莓品种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除去品种的影响,只要适当地进行疏花疏果,也可以得到更大的草莓。道理很简单,草莓的植物个头和叶片数量基本上是确定的,光合作用的产出的、可以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的总量也就确定了,至于选果实多还是选个头大,就只是个简单的算术问题了。最近的一项实验表明,适当的摘除果实,可以让草莓的单重提高倍,含糖量提高20%。只是,要品质还是要产量确实是个比较难做的选择题。
至于果实畸形的问题就更复杂了,低温等环境因素也会引起草莓果畸形。最新的一项实验表明,由于如果瘦果(就是真正的果实——草莓上的小颗粒)是受低温影响发育不良,或者在草莓生长过程中瘦果被摘除,结果都容易使草莓发生畸形。所以,畸形的草莓并不一定就是与膨大素亲密接触过的。
当然,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的形势下,这样的解释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回过头来想想,消费者要求的好外观和低价格,其实也是我们给果农出的难题。而目前的答案,恐怕就只有使用膨大素了。
结论:异常大的畸形草莓,确实有使用膨大素的嫌疑。不过,目前还没有关于膨大素致癌的报道。价格便宜和高品质永远是对立面,选择需谨慎。
参考资料:[]童新平,杨海新,范晓荣。。草莓膨大剂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试验。中国果树,第6期,24~26。[2]梁英龙等。6。疏果对设施栽培草莓“枥乙女单果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8(4):~。[3]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8。氯吡脲的环境行为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农药,第47卷,第4期,~。[4]Ariza,M.T.;Soria,C.;Medina,J.J.;Martinez-Ferri,E.20.Fruitmisshapeninstrawberrycultivars(Fragariaxananassa)isrelatedtoachenesfunctionality.AnnalsofAppliedBiology.Vol58(),30-38.
本文已发表于果壳网谣言粉碎机主题站
如果你喜欢请分享到朋友圈
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