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出境游需求近年显著增长,在年首次达到过亿规模,且仍在高速增长中。显然,出境游市场已成红海,从携程、去哪儿,到BAT跑步进场,出境游在线业务竞争早已白热化。
实际上,出门在外,出境游消费者需要的并不仅仅是酒店、机票、游轮行程,更多的需求仍亟待解决。调查显示,中国网友出境游最令人头疼的事排名分别如下:电话资费流量不够占比32%,自由行语言不过关占比33%,自由行迷路占比28%,当地饮食及基础设施情况相对一般占比17%,代购小伙伴需求太多占比12%。语言不通、流量不够、路痴,堪称出境游三大痛点;而其中的路痴这一问题也与语言不通脱不开关系。
抛开巨头扎推的标准化的OTA领域,出境游周边相关服务仍有机会一展身手,出境游的语言障碍就是需要被解决的一大问题。
1
出境游翻译的需求场景
首先,行在异国,语言障碍永远是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购物、出行、吃饭等等均需要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愉快的体验。毕竟,消费者也不能完全指望旅游目的地中文盛行,世界上仍有很多地方仅靠英文都无法实现有效沟通,更别提使用中文沟通。
总体而言,出境语言沟通主要分为面对面沟通,以及非面对面沟通,例如酒店电话订餐、订车等。
那么,目前主流的几类翻译软件是如何满足这些语言需求场景呢?
其一是谷歌翻译为代表的传统翻译词典。翻译软件存在已久,且已积累庞大的词汇规模。通过用户的主动搜索,为用户呈现可能需要的单词,基本满足简单常规的大众需求,用户可通过简单的词汇拼凑来表达自己的基本意思。当然,这些简单需求也仅仅局限在面对面交流。
其二是旅游翻译官等平台工具。通过预先设置的常用旅游小短句来满足用户的基本沟通需求,例如点餐、结账等等。
其三是以小尾巴翻译官为代表的人工语言服务应用。通过专人译员专属服务,满足不同场景的个性化语言翻译需求,实时解决用户的语言障碍问题。
从产品的角度来讲,前两类主要还是机器翻译,可以看做是翻译词典和《出境游语言小册子》等的电子版本,通常用来解决简单、基础的翻译需求。机器翻译的僵硬和在很多的场景下不能很好的解决用户的问题,只能解决用户最初级的需求。
常规面对面沟通场景下,谷歌翻译及旅行翻译官等App还算能勉强帮助游客应对基本而简单的沟通,而当碰到紧急情况或交流场景复杂,或处于非面对面沟通场景下的时候,翻译词典App所能提供的帮助就非常有限了,非英语通行地区尤甚,如泰国、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例如,酒店房间内电话点餐,亦或是市内电话叫车等需求场景,谷歌翻译或旅行翻译官等都无法满足需求。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对于一个喜欢泰国的自驾游用户而言,没有什么比那一块块“天书”般的路牌更让人头疼的了。相比之下,小尾巴翻译官提供24小时专人在线30秒接通专人译员服务,且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图片的形式与用户进行互动,可以和用户边探讨边解决问题,极大减少了用户接通译员的时间和等待过程中的焦虑感,最重要的还是其翻译的准确性。毕竟,语言属于最复杂的类目,翻译被视为人类对抗机器和人工智能的最后高地,并且由于技术的瓶颈,机器翻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很大的突破的,专业的人工翻译服务还是拥有无可匹敌的优势。机器是冰冷的,译员却是鲜活的个体,多译员都生活在用户旅游的目的地,对当地的景点、餐厅、习俗都十分了解,可以了解用户需求,给出十分有用的意见。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译员可能都会有不同的偏爱喜好,能够帮助用户领略目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从用户的角度来讲,翻译的准确性、即时性以及用户体验都是需要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