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著名*治家托马斯·莫尔说:“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
而选择中最难的,往往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前几天,知乎热榜上有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7岁女生,公务员编制,上岸复旦研究生了,要不要辞职去读呢?
发帖的姑娘洋洋洒洒写了上千字,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情况。
姑娘是年的毕业生,但本科的学校不是很好,于是决定继续深造。
无奈父亲突然病重,家里还有个刚上初中的弟弟。
为了挑起家庭重担,也为了照顾父亲,她选择了回家乡参加公务员考试。
很快,姑娘如愿考进了离家近的税务局。
入职以后,由于姑娘本科学的是汉语言,对税收一窍不通,所以也只能做做文字工作,在办公室做文秘。
年,姑娘的父亲去世,弟弟也上了高中,母亲陪着弟弟去市里读书,姑娘就常年一个人待在一个半小时就能溜达完的小县城。
当姑娘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时发现,自己对当前的岗位并不是很满意,工作上也很难再有突破和调动。
最主要的是,自己实在不喜欢每天写公文、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还是喜欢原来的专业。
于是姑娘决定考研,并报了复旦。
年一整年,她白天上班晚上自学,常常学到凌晨三四点。
原本只想了却自己的心愿,给自己一个交代,成不成功都无所谓。
没想到在27岁生日之际,姑娘竟收到了复旦大学研究生复试通过的通知。
夙愿一朝达成,但她却突然惶恐了:
“我真的应该去读吗,我能养活自己,能找到工作吗,年龄会成为我的限制吗?”
2
这个帖子目前在知乎上的浏览量已经超过了万,多人参与了回答。
我稍稍刷了一下前面点赞数较高的几条回答,发现竟没有一人建议姑娘留在小县城当公务员。
大家要么摆出两种选择的利弊,建议姑娘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要么直接建议去复旦读研:
“答案显而易见。去复旦,相当于人生命的长度至少翻倍。因为人生命的长度不仅仅在于时间的长短,更在于经历的多寡。”
“复旦硕士,留给你的是广阔的未来。如果不去读,你的余生绝对是悔恨更多!”
“不是谁都有资格‘选择平淡地度过一生’,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要不要在九死一生和十死无生之间选择九死一生——显然这个答案很明显了。”
虽然一定的确定性会让我们感到安全、舒适、愉悦,但如果完全确定,也未必是好事。
比如说,玩游戏。在搞清楚所有的不确定性之前,我们会玩得很开心;如果一旦通关,每一步都知道如何应对时,我们就会觉得无聊,很快会弃玩。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劝姑娘放弃公务员去读研。
因为比起一眼就望到头的人生轨迹,去名校读研或许是丰富人生体验的最好途径。
但网友们选择读研的建议,其实是建立在“读研之后未来一定更明朗”的假设上。
他们忽略了读研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硕士毕业之后,也有可能找不到好的工作。
况且,姑娘已经27岁,研究生毕业最少30岁,现实告诉我们,这个年龄的门槛,可能会让工作选择变得更少。
而如果继续当公务员,这一切可能遇见的难题,都不会发生。
这个选择难就难在,两个选项的机会成本都很大。
选择了继续当公务员,就必须放弃体验新的人生、实现梦想的机会成本;选择了去复旦读研,就必须放弃现世安稳和一辈子的铁饭碗。
3
我在这个帖子中,还看到很多人鼓励姑娘跟随自己的内心,别太纠结选项的利弊。
说得直白一点,其实就是凭直觉做选择。
这也是生活中大部分人在面临选择时的策略。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我们基本无法验证,当自己做另一个选择时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所以大部分人在很多选择上会懒得思考,直接交给直觉,省心。
最后,我们的人生基本上被随意的选择所绑架,大概率走向了平庸。
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避免这样的结果呢?
生涯规划师古典在《成为你想看到的改变》一书中提到了两个方法:
①建立完整的原则体系
价值观是我们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而在生活中若想顺从自己的价值观,我们需要的就是原则。
原则连接着我们的价值观与行动,它就像指引你行动的灯塔,帮我们成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
当面临两难的抉择之时,遵循原则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古典在书中说的:原则在手,世界我有。
比如,把“持续阅读”作为原则的人,面临“看书还是看剧”的决策时,就应该果断地选择看书;把“绝不能没有诚信”作为原则的人,面临“是否因私事放弃已经约好的谈判”时,就果断选择守约。
对于知乎上的那位姑娘,如果把“生活安稳”作为原则,那么就算考上了复旦研究生,也可以果断选择继续当公务员。毕竟这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而如果把“追求梦想,丰富人生体验”作为原则,那么就果断进复旦读研。
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心情或直觉,往往都比较随机,而原则是明确的。
一旦建立了完善有效的原则体系,就能极大地缓解“选择困难症”。
4
②比较选项的后悔程度
古典在书中提到一个朋友的例子,和知乎上那位姑娘的两难选择很像。
朋友在一个国企做互联网运营。做得很没意思,国企也不太重视互联网。
于是朋友向几家企业投了简历。没想到竟然有一家面试通过了,还是业内不错、有口碑的互联网企业,收入跟国企差不多。
但就在面临选择的这段时间,自己所在的国企也想在互联网运营上发力,他的项目得到了重视。
朋友表示,如果那家民企是BAT、小米、滴滴,他就义无反顾地去了;如果国企的上司一直是他佩服的那个(上司在3个月之前换了),他也就踏踏实实地在国企待着了。
但这些“如果”都不存在,他开始纠结到底是留在国企,还是去那家民企。
当朋友求助古典的时候,鉴于做选择的时间有限,古典直接抛出一个问题:假如这两个选项,过了两三年以后,你分别都后悔了,那会是什么样?你觉得哪个后悔更能忍受一点?
当天晚上,朋友就做出了决定。
同样地,选择去名校读研还是继续留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也可以用这种方法。
姑娘可以仔细描述两三年以后每个选项后悔的样子。
比如:
A:硕士毕业后,在大城市打拼两年,职业发展缓慢,收入也没上去,房租又涨了,对象也没定,后悔了。当初回家多稳定,抱着一辈子不愁的铁饭碗,唉!
B:回家两年,安定到空虚,岗位几乎没什么职业发展可言,每天写着自己无比厌恶的公文、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窝在一个连肯德基麦当劳和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地方,生活极其单调,后悔了。当初如果在大城市闯荡,至少见了世面,再折腾不出成就也有种成长感。
然后比较一下,哪个后悔更好受一点。答案就出来了。
因为这样的提问,能让人有感受上的比较,把未来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境直接模拟出来,自己体会。
而这种后悔A跟后悔B的比较,能让人迅速地做出决策。
5
总结一下这两种选择策略,其实都绕不开两个问题:“我是什么样的人”和“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的原则体系,代表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对比选择之后的后悔程度,反映了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归根到底,做任何选择之前,都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
虽然我们呼吁勇敢追梦,趁年轻多见世面,但每个人一定要按这种方式生活吗?我们可不可以安安稳稳、浑浑噩噩地过一生呢?
当然可以,但前提一定是:如果你清楚地认识到了“见世面”和“浑浑噩噩”这两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那无论选择哪一种,都合理。
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没有标准的答案,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生活,也是你想要的生活。
作家Lachel有一句话我很认同:
人生,其实就是在各种力量拉扯之下,竭力保持平衡所走出来的轨迹。如果你失去自我的控制力,你就会把你的生活,全盘交到别人手上。
认清自己,郑重地选择,才是我们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唯一能做的一件事。
-THEEND-
●作者:飞白。精读主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