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继承与创新清末北京官话的域外传播模式
TUhjnbcbe - 2021/7/15 15:00:00
医院订阅哦!

本文作者张美兰教授

摘要

北京官话地位的确立,与海内外官话的传播模式紧密相联。在中国本土,清朝的《圣谕广训》白话宣讲运动、《清文指要》满汉双语教学、“正音运动”与闽粤方言区正音馆的设立等等,促使官话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推广传播。同时在南方工作的西洋人认识到北京官话的地位,在根据当时本土官话代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外文翻译、直接引用或改编加工而形成了符合北京官话的口语教科书,这个过程加速了北京官话的海外传播,为北京官话地位的确定提供很好的媒介。

关键词

清末;北京官话;继承;创新;传播模式

汉语有“书面语”(WrittenLanguage)和“口语”(SpokenChinese)两种。“口语”又分为“官话”和“乡谈”两种。“官话”则有“北官话”和“南官话”之别。整个明朝和清初,南京官话是官场和知识分子阶层的主流官话。明末清初传教士写的一批语言学著作,正反映了当时中国仍以南京官话为共同语的阶段,《华语官话语法》《汉语札记》这些著作里已经点明了这一点。由于清人入关后*治上对北京产生了强劲的冲击,语言上反而起了推进统一的作用。到了康乾盛世,北京话已经趋于稳定和定型。雍正年间(年),开设正音馆,雍正推广官话的目的,是使朝廷的旨意能准确无误地传达下去,官民皆知,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此后刊行的《正音撮要》《官音汇解》《正音咀华》是推广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官方标准语。19世纪末随着形势的变化,清朝官场改行北京话(当时也称“清话、京语、京话”),确立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语的北京官话地位才迅速抬升。张卫东从共同语的语音标准角度论证了汉语官话分为南、北两系,大约是年前后北京官话才取代南京官话成为汉语共同语。张卫东所依据的材料中,包括了《语言自迩集》。郭锐等依据《官话类编》等一批材料,从词汇和语法的角度论证了汉语共同语在晚清时期经历了从南京官话到北京官话的转变,并指出清代民国时期的汉语共同语经历了三个阶段:南京官话(年以前)、北京官话(年—年)和南京官话成分渗透进国语(年—年)。两位专家都自然地把年作为一个时间节点。

《华语官话语法》

那么,年前后的北京官话是如何传播的?有没有一些模式可以借鉴?北京官话地位的确立,在中国本土的传播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间正音馆的设立,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早期来华西洋人的北京官话学习。本文立足于早期域外北京官话教材编写这一角度,观察北京官话的海外传播史。清末域外北京官话教材充分结合了中国本土同类教材加以继承与创新编成,这批口语教材的记述可靠,可以用来研究清末北京官话。

王澧华、吴颖主编《近代来华传教士汉语教材研究》

一、《正音撮要》(年)与罗伯聃的TheChineseSpeaker()

(一)罗伯聃与北京官话

说到早期北京官话的海外传播,我们不得不

1
查看完整版本: 继承与创新清末北京官话的域外传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