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晓志
文|杜思梦
编辑|如今
饶晓志27岁的时候写了个剧本,叫《爆胎》,讲一个房地产商和一个剧团演员因车祸,意外交换身份的故事。他本打算,就此开启电影人生。可惜事与愿违,片子没成,他又捡回老本行,接着拍话剧。
像是冥冥中的安排,《爆胎》“流产”12年后,有人找到饶晓志,希望他改编《盗钥匙的方法》。看完影片,饶晓志觉得,这个日本电影与当年自己写的《爆胎》有点像,用饶晓志的话说,故事很简单,“一匹大灰狼在一次澡堂的皂滑事件中与一只小白兔交换了身份,最终在对方的世界里找到丢失的自我”。也是交换人生,也在找寻自我。饶晓志给自己这部新片起了个名字,叫《人潮汹涌》。
在饶晓志的讲述中,《人潮汹涌》是给生活加入的一味佐料,多数人的生活单调而乏味,但换个身份,是否就能重新出发?进入别人的人生中,你将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饶晓志说,这是《人潮汹涌》里最有意思的东西。
他已经记不清,当年那个27岁的饶晓志写《爆胎》时究竟是想“重新出发”,还是想“换个活法”,但对39岁的饶晓志而言,至少《人潮汹涌》帮他圆了12年前的创作梦。
饶晓志为《人潮汹涌》找来刘德华搭档肖央,二人在片中,一个是勤奋自律的成功杀手,另一个是邋遢落魄的临时演员,两个人在“交换人生”的故事中,找到了丢失的自我,和久未触及的感情。
拍完《人潮汹涌》,刘德华有些不舍,他说,拍这部电影仿佛重回25岁,在电影中演“临时演员”时,又回到了自己刚入行的年代,回到了年轻时未经世事的自己,重新走了一遍刘德华的生活。
饶晓志何尝不是如此。他说,刘德华饰演的杀手与肖央饰演的落魄演员,就像是人生中两个阶段的自己,在电影中,他们完成了交换与碰撞。
年2月12日大年初一,《人潮汹涌》作为春节档新片之一,登陆全国影院。饶晓志说,如果你刚好想要“换个活法”,或者打算“重新出发”,《人潮汹涌》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人潮汹涌”就是许多“无名之辈”
?《中国电影报》:您上一部电影叫《无名之辈》,新片叫《人潮汹涌》,是刻意保持了片名上的联系吗?
?饶晓志:算是吧。但二者不是字面上的联系。“人潮汹涌”就是许许多多“无名之辈”组成的人潮景象,地铁里、月台上、公交站、飞机场、火车站、商场里,总有很多人孤独地走在人群中。他们中,每一个“无名之辈”,都有自己的故事,虽然大部分故事乏味,但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通过电影,给平淡的生活加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中国电影报》:哪种不一样的东西?
?饶晓志:生活乏味,《人潮汹涌》算是给生活加了一点佐料。电影里,一个成功人士与一个“堕落小白”,互换身份,但换个身份,是否就能重新来过?他们在对方的生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这是影片最有意思的探讨。
27岁的我和39岁的我“交换”了
?《中国电影报》:您前两部电影都是原创剧本,《人潮汹涌》是您第一个改编故事,怎么想到去做这个改编的?
?饶晓志:年我写过一个类似的剧本,叫《爆胎》,但没拍成。故事讲的是一个房地产商和一个剧团演员交换人生的故事,在那个故事的设定里,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年,版权方找我改编日本电影《盗钥匙的方法》前,我没看过那个片,当时就觉得,这个故事跟《爆胎》有点儿接近,促使了我去改编这个故事。
?《中国电影报》:这么说,《人潮汹涌》里有《爆胎》的影子?
?饶晓志:一点点。
?《中国电影报》:也就是说,十多年前没拍成的故事,您一直挂念着?
?饶晓志:也不是,当时没做成,觉得有点儿遗憾。那个剧本的设定,比如交换身份、换个活法的概念,我一直觉得有意思。
?《中国电影报》:您自己写《爆胎》的时候,其实是想换个活法吗?
?饶晓志:有可能吧。那时候我27岁,处于迷茫中,需要换个活法。那一年,我没拍话剧,在做电影,但是电影又没成,于是年又回去做话剧了。
?《中国电影报》:《人潮汹涌》的宣传语叫“换个活法”,拍摄的时,您自己的心境上也有这种变化吗?
?饶晓志:实际上,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和人生中两个阶段的自己交换碰撞。年我写了《爆胎》,年做了《人潮汹涌》,这也是我在这两个阶段,跟自己的交换和碰撞。27岁的我想要做的一个故事,到39岁做成了,正好12年,很有意思。
?《中国电影报》:就像是现在的您跟27岁的您的一个对话?
?饶晓志:算是某种精神上的对话吧。
写剧本时,就想到了刘德华
?《中国电影报》:您的电影很少找大明星,这次为什么找了刘德华?
?饶晓志:刘德华饰演的这个杀手的特点是严于律己,刘德华来演,说服力强。你想,刘德华演一个很努力的人,你会不信吗?他就是合适。
?《中国电影报》:怎么找到刘德华的?
?饶晓志:在一个聚会上见到他,当时我已经在写剧本了。第一次见到“华哥”,觉得他很谦和,没架子,很能照顾到所有人,我那天光顾着激动,坐在那就不自觉地哼他那首《17岁》。其实,剧本写到人物清晰的时候,就想过找“华哥”来演,但第一次见面,没好意思开口。后来,我们不停给他递剧本,一稿一稿地递,一直在寻求“华哥”档期上的可能性。
?《中国电影报》:跟他合作前有压力吗?
?饶晓志:会有一点紧张,但是他会很快消解你的不安,他很信任你,跟他合作很舒服。
?《中国电影报》:刘德华拍完影片说,感觉自己回到了25岁,他有跟您交流过吗?
?饶晓志:其实没有,我也是后来看特辑的时候才知道。拍摄时候,我知道他应该是开心的,他常跟我们在一起,也爱跟我们聊天。
连扇36个巴掌,刺破肖央的“舒适区”
?《中国电影报》:找肖央演落魄的临时演员是因为他以往的角色形象比较“丧”吗?
?饶晓志:他有“丧”劲儿,但主要原因还是合适。《人潮汹涌》想讲的演员群体,不是“横漂”或者“北漂”那类群众演员,我想讲的是从院校毕业,或者从某个话剧社出来的,受教育程度还可以,对表演有坚定理想的演员群体。肖央是从微电影草根走过来,我想他是认识这些人的,他也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所以找了他。
?《中国电影报》:
据说他在戏中,被打了30多个巴掌?
?饶晓志:对,36个巴掌。因为想在表演上求得更好的呈现。肖央不是所谓的学院派演员,他是凭直觉、主观的感受来演戏的演员。这是好的,没那么多技巧。但这次合作,也会磨合一些东西。电影里有一场肖央的独角戏,那场戏完全刺破了他的舒适区,需要不断磨排演,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那场戏不能说困难,但我们确实花了一些时间不停地排演。
?《中国电影报》:万茜这次的表现如何?
?饶晓志:她的表演,恰如其分。
不排斥与“流量”明星合作
?《中国电影报》:谈到演员选择,您眼光很“*”,从万茜到章宇、任素汐,很多演员在您的电影中大放异彩,您常说,演员选择要选适合角色的人,这里的适合怎么理解?
?饶晓志:基于演员和人物身上有没有共性,或者说,他认不认识那个人,有没有经历过那样的境遇。比如说,肖央这次饰演一个不得志的演员,肖央是从草根时代走出来的,他在那个时期应该也有过迷茫,他可能有朋友就是那样的人,他能体会那些人的生活。
?《中国电影报》:您以后的电影,有没有可能找“流量小生”或者“当红小花”来出演?
?饶晓志:当然有可能,只要合适。我不太看演员的标签,只要喜欢演戏,角色合适,就可以。
?《中国电影报》:有没有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