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南风吹来清凉,那夜莺啼声凄怆,月下的花儿都入梦,只有那夜来香,吐露着芬芳……」当《夜来香》那曼妙的歌声飘过,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李香兰。她曾与周璇、吴莺音、白虹、白光、姚莉、龚秋霞被并称为40年代上海滩的「七大歌星」,《夜来香》、《卖糖歌》、《何日君再来》等歌曲风靡中日。同时,她亦是日本国策电影公司「满映」(满洲映画协会)的头号女星,出演了《支那之夜》(伏水修,)、《万世流芳》(马徐维邦/朱石麟/卜万苍,)等许多热门影片,以其甜美的歌声、可人的形象掳获了无数人的心。她在日本的演出曾造成踩踏事件,在上海场场爆满,在台湾也是万人空巷。仅以台湾为例,*仁在其所著的《日本电影在台湾》(秀威资讯科技,)一书中写道,有一位日本学者对经历过日治时代的台湾高龄本省人进行了抽样调查,日治时代台湾人最爱看的五部日本电影依次为《爱染桂》(野村浩将,)、《支那之夜》、《莎勇之钟》(清水宏,)、《宫本武藏》(稻垣浩,)和《苏州之夜》(野村浩将,),其中有三部(《支那之夜》、《莎勇之钟》、《苏州之夜》)都是李香兰主演的影片,这固然是因为在日本*策下,台湾当时禁映中国与美国电影,而能同时说流利北京话与日语的李香兰自然让台湾观众倍感亲切。然而,在被李香兰迷得神*颠倒的同时,当时中日两国的群众却都被蒙在鼓里,原来,他们眼中的那个迷人的「满洲姑娘」李香兰,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人,她的日本名字叫山口淑子。她在战时以一个杜撰的中国身份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亦是日本当局以电影宣传「日满(伪满洲国)、日华亲善」*策的重要筹码,其在「大陆三部曲」(《白兰之歌》、《支那之夜》、《热砂的誓言》)中所塑造的恋上日本男子的中国女子之银幕形象甚至在日本国内将对中国大陆之「中国梦」的热潮掀至顶点。通过有意的隐瞒与当局的宣传,所有人都对她的「中国人身份」深信不疑,可以说,作为战时唯一一个在侵略(日本)与被侵略(中国)的两国都受到狂热欢迎的女星,李香兰几乎算得上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抗战胜利后,她因人尽皆知的李香兰之身份,遭到「汉奸」罪名的审判而险些丧命,被证实其日本国籍后才得以幸免并暗中回国。之后,她恢复「山口淑子」的名字在日本重返影坛,后竟然又华丽转型,投身*界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客,她在战后首次踏足中国,就是以议员身份访问朝鲜时路经北京,而此时仍有不少人以为当年那个李香兰已被当作汉奸处决了。潘淑华、李香兰、ShirleyYamaguchi、大鹰淑子,经历多次名字与身份转变的山口淑子之一生堪称传奇,而她一生的境遇,都与「李香兰」这个名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正是那个李香兰,成就了她传奇的一生。战后的山口淑子对其战时身为李香兰的那段经历一直缄默不语,直到年,才出版了一本自传《李香兰:我的半生》(与藤原作弥合著),此为战后新一轮「李香兰热」之发端。这本自传于次年被引进到中国,并以此为蓝本,炮制出了如《李香兰——我的前半生:假冒中国人的自白》、《李香兰之谜》、《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她是国际间谍吗?日本歌星、影星李香兰自述》等诸多各异的版本,可见李香兰这个名字在中国的魅力与影响力。除了书籍制品以外,这本自传还催生了中日合拍电视剧《别了,李香兰》()、日本四季剧团的音乐剧《李香兰》(年首演)、漫画《李香兰》()等诸多衍生作品,香港歌神张学友亦打造《李香兰》同名金曲,在华语地区广为传唱,甚至还被周星驰在《国产凌凌漆》()中致敬了一把。另外,香港国际电影节也曾于年举办过一次官方的「李香兰电影回顾展」,放映了她的《支那之夜》等七部主要作品,在银幕上重现当年「一代妖姬」的迷人影像。写了这么多,人们不禁要问,那山口淑子究竟是如何成为传奇明星李香兰的?战后又是如何摇身一变为成功*客、和平使者的?与中国有着怎样的复杂关系?这背后究竟又隐藏着多少故事?那就让我们来从头说起吧。山口淑子和中国的渊源与川喜多长*类似,如果不是由于父亲的关系,也许她永远都只会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女子。她的父亲名叫山口文雄,由于祖父是士族出身的汉学家,父亲在其熏陶下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对中国大陆产生了向往,于是在日俄战争结束后的年远渡中国,因擅长中文,后在满铁任职,负责教授员工中文,而山口淑子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生的。
年,山口出生于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郊外的一个煤矿小镇,不久即随父亲工作搬至抚顺,在那里度过了整个童年。与一般日本人歧视中国人的态度不同,父亲积极教她讲中文。在父亲的努力下,山口小小年纪就已经能讲比较流利的中文了,但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个普通小女孩,讨厌算数,喜欢音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年,当时年仅12岁的山口在抚顺经历了「平顶山惨案」,亲眼看到所谓的「苦力」被日本宪兵残忍杀害,不忍卒视。她在自传中写道:「我从家里冲了出去,母亲在背后想叫住我,但我飞快地奔向了广场。松树根部的地上淌满了(死者的)鲜血。追上来的母亲一把抱住我,我在母亲怀里大声哭了出来。」「平顶山惨案」让山口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给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直至其在晚年(年)接受中国历史学者采访时,仍对这起事件念念不忘,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