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二宝,两个娃
丈夫四处调动忙事业,是一个完全甩手掌柜;
和公婆一起居住;
身陷全职,心羡职场;
这些家庭中的“雷点”,踩中一个往往就会让人筋疲力尽,踩中两个往往让人头痛崩溃,踩中三个往往让人痛不欲生,而《童年不缺爱》这本书的作者心心妈,却踩中了四个!
她也曾因为“丧偶式”育儿而满腹抱怨,也曾因为代沟观念不同而与公婆正面交锋,也曾因为两孩争宠而左右不是,也曾因为辅导作业而鸡飞狗跳.....但是心心妈,在育儿的道路上,不断地学习育儿知识,多次参加心理学培训,成为了科恩亲授游戏里育儿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
正如心心妈所说:缺爱的孩子一生都将治愈童年。
要让童年不缺爱,那么就要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人,一生都在找“家”。
其实,孩子的问题终究还是家长的问题。正如*所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承担的责任,起码51%控股。先改变自己吧。”
那么如何改变自己呢?不要“教”孩子,喋喋不休地管教、声嘶力竭地斥责、事无巨细地约束,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孩子,因为这不是教育,而是“私人订制孩子”。
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中,给出了三种方法:
一、脑后有己:打败潜意识中的自己从怀孕那天起,独立里不断踹踢的小生命就提醒了我们"是妈“,于是每一个妈妈和爸爸,在育儿路上,不断用“我是妈妈”“我是爸爸”来提醒自己,让自己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孩子,以过来人的身份指点着孩子,但是,“过来人”应该是我曾做过孩子,而不是我曾遭受过!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家长,不要把“自己”投射到孩子身上。
1.不用孩子疗自己的伤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种相似的情况,当孩子不小心从凳子上跌落,家长会大声责骂:“你不能老实地呆着吗?”“不能消停一会吗!”表面上是责骂着孩子,其实,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家长,用责骂孩子的方式,减少自责与愧疚。
还有的家长,常常指责孩子不好好学习,“你不好好学习,难道要像妈妈一样吃苦大力吗?”看似是教育孩子,其实背后都有一段自己的伤痛,自己曾经不好好学习的苦。
正如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中所说:“如果我们特别看不惯孩子身上的某个特质、某种言行,那一定是因为我们自身也有那个特质,也会出现那种言行,所以,那些看不惯的东西在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手才会特别显眼。”
作为家长,不要用孩子疗自己的伤,将“自己”投射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负重前行。
而是曾经自己的伤,要放下,看到孩子自己的特点。现在自己的伤,要承认错误,而不是嫁接到孩子身上,这样才能够给孩子安全感。
2.不用孩子长自己的脸
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让很多家长急不可耐地要赢在起跑线,而在这场跑赛中,家长自觉的将眼睛看向了别人家的孩子,于是家长比孩子更焦虑。
妈咪圈里,逢人便是孩子的比较,哪个英语说得流利,哪个奥赛冠*,哪个做了主持人.....有意无意地比较之后,就是家长回到家里,对孩子进行强化练习,从而容易造成一轮又一轮的鸡飞狗跳。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当然是希望自己孩子成为别人艳羡的对象,但是不要刻板地将孩子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攀比的*注。毕竟,人生的路太长了,不是一时间点就能决定的。
家长不用孩子长自己的脸,亲子关系才能更轻松。
在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决定了亲子关系的紧密程度,只有家长“放下了自己”,才能给孩子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孩子有安全感。
二、眼中有娃:做好孩子的翻译官心理学家认为,生而为人,我们都有两个最基本的诉求:活出自我,以及在人际关系中被对方看见。
孩子也是这样的。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声“啼哭”来引起大家注意,表达自己的需求。
但是,遗憾的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想被“看见”的欲望一点没有减少,而家长的“看见”孩子的能力却日渐减弱,甚至只能看见“别人家的孩子”。
其实,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家长,要读懂孩子,才能和孩子和谐地交往。
1.看到孩子的特点
在《童年不缺爱》中,心心妈举了一个例子:纪录片《零零后》中拍摄了两个性格相似的孩子十年的成长光阴,他们都性格内向。十年后,一一能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愉悦,而另一个辰辰却越来越郁郁寡欢,因为一一的妈妈从一开始就看见了她,认为孩子就是偏安静型的性格,很正常。妈妈的看见和接纳一一的特点给她带来了安全感,所以一一才能够坦然地面对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所以,普通的父母都在用力塑造孩子,而成功的父母都在努力迎合孩子的特点,将特点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孩子独特的闪光点。
2.看见孩子的需求
朋友生完二宝后,大宝就不乖了,常常哭闹,和二宝拼抢玩具,每次朋友都说:“你大,你让着点弟弟”后,大宝要么生气地关上房门,要么大哭大闹,有时朋友气不过,就会出手教训大宝。
朋友只看到了大宝的耍闹哭,却没有看到大宝哭闹背后的原因,是失去宠爱的不安全感,所以大宝会有哭闹耍的方式去刻意引起父母的注意,希望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