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末,电视剧市场掀起了一股行业潮。
《精英律师》、《完美关系》、《安家》、接连开播,但不出意料,这三部打着行业剧的电视剧,却在网络掀起了一场业内人士的集中吐槽。“业余”成为了国产行业剧迟迟未能治愈的一大痛症。
《完美关系》不完美
首先,我们来了了号称国内第一个以“公关”为题材的电视剧《完美关系》(更正:国内第一部以“公关”为题材的电视剧,是年的《公关小姐》)。
开播16集,《完美关系》凭借各类话题霸占微博热搜榜,据说收视率不错,却遭到不少公关同仁的吐槽。
几十万公关人不再沉默,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愤怒。
有人留言,
“请他们不要来侮辱这个行业了。”
男主角卫哲(黄轩饰)被设定为资深独立公关人,即一人可carry全场,完全不需要团队辅助。那么,独立公关人是否真实存在?
一位从事多年公关行业的人士表示,团队协作在公关业务中尤为重要,想成功达成一个公关目标,需要开阔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指引,也离不开跨专业的综合技能和整合多领域的丰富资源支持。
从这方面来看,《完美关系》对公关行业的呈现显然存在偏颇。危机公关虽然需要强策略,但策略到执行,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去执行,媒介+内容+舆情监测+大数据……两个人,根本不可能实现。
且从剧中,我们丝毫没有看到卫哲的专业能力,倒是领悟到了他作为公关人的私家侦探的职能……业务能力全靠姿态性话语支撑,比如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让助理边走边高声背诵“卫哲公关法则”,比如不停的教育或喝令自己的客户闭嘴。
只能说甲方都不敢像卫哲老师这么横吗……
《安家》是真实,但依旧悬浮
相对《完美关系》,《安家》虽剔除了国产行业剧惯有的浮夸风,但在现实职场还原上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不过,相比AB主演的某剧,实在好太多了)
中介,门槛很低,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穿着整齐的工装每天在店铺喊喊口号,门口花式动员晨会、日以继日的传单、被黑心物业盘剩和防不胜防的套路(为了卖房子找托儿),让很多观众大呼熟悉。
《欢乐颂》中扬言做空对家、威胁说自己依靠资本操作分分钟能让对方倾家荡产的安迪;《亲爱的翻译官》中不用纸笔做笔记,闭眼就能轻松完成同声传译工作的乔菲;《创业时代》中大谈理想规划、仿佛进入传销现场的创业家罗维;《安家》中却有一个没有房似锦卖不出去的房子的雷霆中介……
身为店长的房似锦(孙俪饰)让一位女职员穿玩偶服发传单,女职员竟然可以直接高声回怼“我不去”,然后在办公室里大呼小叫。可即便这样,女职员非但没有被开除,公司的其他同事还聚在一起送安慰。
这种骚操作,就如同前不久热播的《下一站是幸福》里,32岁的公司行政主管贺繁星,因为迟到,甲方要解约,竟然忍不住失声痛哭……编剧稍微有参与过工作,就应该明白这是职场大忌。
不懂法律的精英律师
最后再来说一下近期完结的《精英律师》,成功将西装背头、嘴炮傲慢的人生导师型“精英”送入了当代油腻图谱。
开演没多久,便有一幕是奶茶店小妹戴曦,也就是女主角,在给律所大律师何赛送外卖时,因电梯拥挤失手掉落了外卖。于是她不得不回去再做一份,导致最终配送超过时限。
戴曦向何赛辩解,该失手行为在法律意义上为“意外”而非“过失”,试图以此减轻自己延迟配送的责任,而何赛却坚持说该行为属于“过失”而非“意外”,不依不饶扬言要取消订单。
我想这样的争辩情节本意是增加剧本的法律专业度,烘托女主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辩论技巧。可令人尴尬的是,在订外卖这样的民事合同中,根本没有“过失”和“意外”的法律概念。
近几年国产剧,毁了医生毁编辑,毁了翻译毁律师,行业精英形象带着想象的滤镜,专业桥段有疏漏,情节不够恋爱凑,就连翻拍日本的职场剧也拍不出该有的味道。
相较而言,港剧在行业剧领域则显得更加成熟老练,也推出更多优质的作品。经典如《鉴证实录》《妙手仁心》《冲上云霄》,到近期获赞的《盲侠大律师》《心理追凶》以及今年刚被选为TVB台庆开篇剧的《跳跃生命线》,都对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看一下噢~
有补充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