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
内需为什么会被这么着重来强调?
行至岁末,回顾一年,感慨良多。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特殊背景之下,我国三个季度的经济表现经历了一次从“深蹲”到“挺身”再“反弹回正”的跌宕,在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主要经济体后,近几个月迎来了投资与进出口的增长,国人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端也难逃“真香定律”。
我国14亿人口,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今年GDP总量突破万亿将成定局。新形势下,国内需求的规模,以及结构的均衡与优化会激发更多内生潜能。
00:18事实上,消费已经连续六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即便是在疫情暴发初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今年前两个月经历了一轮“急刹车”,但从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来看,11月份已经恢复为同比增长5%,实现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而这其中,限额以上的通信器材类商品销售增长40%以上,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均在20%以上。
依托互联网的消费模式变革更是为消费带来持续性亮点。今年1—11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亿元,增长1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以线上双十一为例,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期间,成交额突破亿;京东“11.11全球热爱季”累计下单金额突破亿元;苏宁易购“双11”线上订单量增长75%。可见线上消费完全不顾疫情的“阴霾”,加速“回补”暂时低迷的线下经济,成为拉动经济的一股强劲力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除了对更好的教育质量、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目标收入、居住条件等方面的需求,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对于“花对的钱”有了全新的定义,对美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譬如,愈发展现出的对消费本身赋予他们的乐趣、满足感、生活体验和精神文化的追求。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年的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充分挖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不少分析人士达成了共识,扩内需是需求侧管理的战略基点。在此前更为人熟知的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让需求端协同发力、相互补足,才能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
那么,在提高人们的收入、让人们更有意愿、并拥有更多选择方面,应该改什么,怎么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完善社保,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要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费,提高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率。要增强投资增长后劲,继续发挥关键作用。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在年的语境之下,这是促进需求在政策层面的着力点的又一次递进,也为年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激发市场自身活力点亮了新一盏指路明灯,它既是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充分调动,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必由之路。(文/闫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