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9 18:12:00
如果你去了解一下如今的顶级翻译家,尤其是翻译文章、小说等文学作品的那些翻译家,会发现他们通常也算是半个文学家。比如说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民国著名翻译家梁实秋,他不仅翻译了诸多作品,还是能跟鲁迅等诸多文坛巨匠在笔尖你来我往的人物,他的散文创造了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小编家中就藏有他写的《雅舍随笔》。还有中国最后一位“女先生”,著名文人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女士,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为优秀的作品,同时她的散文跟随笔也很出名,她在93岁时出版的散文随笔《我们仨》,光是再版就高达多万册。为何同为翻译家,差距会有这么大?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文学造诣上的差异。一位好的翻译家,必定也是一位深谙中国文学的文人,这样他翻译出来的作品才能达到中国人对于翻译作品的“信、达、雅”的要求。“信、达、雅”是我国另外一位著名翻译官,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作品《天演论》提出的:“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那么关于美国、英国、德国这些外国国家的译名又是如何来的呢?很多听上去并非是音译。其实在这些名字的背后,同样藏着浪漫的情谊,先拿英国来举例。英国最开始传到国内,是由一名叫做利玛窦的天主教徒来中国传教时,将这个国家的信息带来了中国,他到达中国澳门的那一年是年,当时正值中国明朝。利玛窦一边学习汉语,一边向中国介绍欧洲诸国,对于英国的翻译是直接音译为”谙戈利亚“,也就是”England“的翻译(英格兰)。后来英国跟我国产生了建交,肯定得需要一个正式名字,加上当时“English”这个词让英国多了个“英圭黎”的音译(康熙年间一份东南沿海官员给康熙的奏折中写到:“臣遍观海外诸国,皆奉正朔,惟红毛一种好宄莫测,中有英圭黎。”),中国干脆就决定用“英”这个字,取群英荟萃,含英咀华之意。如果说英国的译名还跟音译有点关系,那么美国可是“UnitedStatesofAmerica”(America指的是美国的),这么一长串翻译起来当然困难,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说在十八世纪最早接触美国的东南沿海,用粤语发音读“America”为米利坚;但在外交正式场合,肯定得叫全称,那就是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这个名字真的太长,再加上美国国旗是花旗(因此美国还被称为花旗国),花为美好,欣欣向荣之物,干脆就给简称为美国了,然后全称就跟粤语那个发音一合并,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德字的最早本意是七曜的自然运行轨迹,根据这个意思就衍生称为遵循本心去走该走之路,顺应自然,《道德经》又分《道经》跟《德经》,《德经》讲的正是如何顺应自然,因此中国将这个“德”字给了德国。却没想到德国一点都不顺应自然,在近现代扩张道路上就属他们掠夺的最狠,两次世界大战都跟他们有关。其实还有一些外国单词翻译成中文真的非常美,比如说著名电影《WaterlooBridge》,直译的话是滑铁卢桥,一点都不优美,所以中国给了它另外一个唯美的名字,《魂断蓝桥》。至于美国知名化妆品品牌“REVLON”,它的中文名更是美不胜收,叫“露华浓”,取自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看来没点文化素养,还真当不好翻译家这个职位呢。参考资料:《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