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代翻译官原来是这样的
TUhjnbcbe - 2024/3/26 17:19:00

在西安城墙的十八座城门里,有这样一座“外交之门”——含光门,寓意“含弘光大”,它如同加盖在丝路起点上的一方印章,见证了出使西域的浩荡商队荡起的黄沙,聆听过鸿胪客馆中久久萦绕的异域驼铃,送走无数绫罗绸缎、瓷器,迎来一车车满载的石榴和胡桃,含光门是外交之门,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在含光门内东侧设有主管外交和民族事务的鸿胪寺,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肤色、语言各不相同的使节,面对不同国家的语言,能够流畅交流成为了很大的难题,于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就应运而生了,他们地位不高,名声不显,却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离不开的帮手。他们就是翻译官,用语言打天下、看世界。

翻译这个职业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语言不一,与境外的往来也很频繁,因此历朝历代都设有专职翻译机构。

关于翻译官最早的记述出现在周朝,那时的“译”专职从事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工作。《礼记·王制》如是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与今天相比,那时的翻译官更像懂方言的信使,负责将大王的话传达给周边藩国。

图示

周朝官员示意图

汉景帝时期称“大行令”,汉武帝时期,改名为了“大鸿胪”机构,掌管边疆诸侯事务,负责对外联络,建立友好关系。“大鸿胪”的主管称“译官令”,辅佐的官员称作“丞”。为培养翻译人才,汉朝时期,官府还设有专门的学校。

图示

汉朝官员示意图

唐朝时期,朝廷设有“鸿胪寺”,翻译官称作“译语”,由二十人构成。除此之外,中书省也设置一定数量的“直中书译语”。到了唐代,鸿胪寺机构完善,设置鸿胪寺卿一人,少卿二人,丞、主簿、录事、及府、史、亭长、掌固等数人,掌管典客、司仪两个官署,编制为人。

图示

《客使图》

宋朝科举考试增加了翻译契丹文、女真文、西夏文的考试内容。宋代出版的《翻译名义集》记载:古代精通“六蛮语”的翻译官称作“像胥”、主管“七戎”的是“狄鞮”、负责“八狄”事务称作“译知”、负责“九夷”事务的称作“寄司”。

图示

宋朝官员

明朝初年,明太祖诏命应天府设立了“会同馆”,编撰《华夷译语》等工具书,以便于对外交往时解决语言障碍问题。

图示

明朝官员示意图

清朝是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实现“大一统”的国家。清代开设满汉翻译科,主要是为了选拔一些懂得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这些双语人才供职在清朝统治系统内部的各个岗位,有巡抚、都统、笔帖式、中书、翻译庶吉士等,为清政府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提供了便利。

图示

清朝官员示意图

家喻户晓的和珅,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语言天才,他自小聪颖,博学强记,精通汉、满、蒙、藏四门语言,满朝文武,也仅此一人。

图示

和珅

由于具备独特的语言优势,和珅常常用多种文字帮助乾隆拟定诏书、翻译少数民族地区呈朝廷的奏文。年之后还多次负责接待各国使者。毕竟“陈宫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惟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

甘夫也叫堂邑父,生卒不详的匈奴人。公元前年,汉武帝任命甘夫为张骞出使大月氏国的向导翻译。《史记》中明确记载甘夫“善射”,身强体壮还有武艺傍身,甘夫就这样成为了百人探险队伍里的重要成员。甘夫能够在绝境之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帮助张骞渡过难关。

图示

张骞出使西域

一陆一海两条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外贸的两条大动脉。同为外贸道路随从翻译,与甘夫在史记上寥寥数笔的记载不同,随同郑和下西洋的明朝通事马欢,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事迹。

图示

马欢

马欢是回族穆斯林,因为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曾随郑和船队三次下西洋,同时肩负外事翻译以及中华文化传播的重任。马欢将下西洋时二十多个国家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记录成文,在景泰二年(年)串缀成《瀛涯胜览》一书。该书为研究“郑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原始参考文献。

图示

郑和下西洋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群人在涉外场合上从容奔波,却很少能站到聚光灯的下面。他们精通外语,凭借过硬的语言素质为国家与民族间交流牵线搭桥,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有时甚至影响着历史的发展,在中国历史的各个节点上,都活跃着翻译官们的身影,虽然很少被人提及,但不得不说,他们也是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来源:西安文旅之声

责编:李佳芯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翻译官原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