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为什么停止写育儿文章了因为我发现,育儿
TUhjnbcbe - 2024/2/4 17:54:00
我国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倩倩婚姻成长育儿

今天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很长时间没写育儿类文章了,首先非常感谢喜欢我的一些读者朋友,虽然这段时间没有更文,但粉丝量却只增未减,谢谢大家!

关于我为什么停止写育儿文章了?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工作发生了一些变动(有了另一个身份:婚姻家事律师,想要更深入探求婚姻家庭的奥秘和界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发现,过去的育儿研究对象搞错了,育儿最该研究的是家长,不是孩子!

“家长没有办法把自己没有的给孩子”!

前段时间,我兼任成长导师的网络平台举行了一次“共情陪伴”讲座活动,授课老师是北师大著名心理学教授,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共情思维、提高共情社会情感能力,帮助家长们读懂孩子心理,让孩子成为一个终身幸福、有所成就的人。

一开始,我也觉得课程不错,因为这种高等学府教授系统授课的机会确实不多,并且对于亲子关系而言,“共情”能力的确非常重要,因此我在朋友圈里也把课程推荐给了很多家长。

发现问题是在一次跟女儿的争执后。

女儿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项手工作业:用粘土做小动物模型,本来是一次不错的动手活动,但是因为女儿一直捏不好她想要的梅花鹿,于是向我求助,恰巧我当时正有工作在忙,就让女儿等一下,可是她却不情愿,几次三番地来找我,心烦意乱之下,我冲她喊出了:“你做不好,就不要做!”女儿听罢,终于控制不住,大哭起来。

作为一名婚姻家庭成长导师,我当然知道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的是家长运用“共情”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和接纳孩子,帮助孩子体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并在情绪平复之后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

但是那一刻,我却没有做到。确切地说,有很多次我都没有按照自己头脑中早已熟知的“共情”理论去做。

不是不懂,是做不到!

我清楚地看到那个当下的自己,明明知道女儿面临的困难超出她的能力范围,需要我的安抚和帮助,可是另一个自己却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在问:“凭什么?有完没完?”并且最终这个发怒的自己战胜了理智的自己。

我相信很多家长是有过这种体验的,很多时候我们听了各类“育儿讲座”,也看了各种“育儿书籍”,自觉已经学会了不少“育儿技巧”,但是真正遇到孩子的问题时,还是“有劲使不出”,束手无策,那一刻我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孩子,在跟自己的孩子较劲!

当一口井是干涸的,它就没有办法给予别人甘露,当父母自身缺乏被爱和被理解的体验,他/她就没有办法给孩子同样的支持。

我自己“偶尔的失控”是缘于小时候曾经被忙于工作的父母忽略,和我有一样感受的父母则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因此,学习育儿技巧和方法没错,研究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没错,但前提是家长们先要把自己身上的问题研究明白,否则谈育儿就是无源之水!

家长要研究自身的哪些问题?

1、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问题

人生在世,首先要学会与自己相处,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与自己问题的反映。

美国心理专家苏兹.卢拉曾说:“在私人执业的18年间,我发现虽然经历了不同的环境和事件,许多人都持有相同的核心信念:自己是不配的、不相称的、有瑕疵的,或者是有缺陷的,甚至是破碎的。而这一信念,成为我们在与他人交往、养育孩子过程中的问题根源。”

每个人的成长痕迹与原生家庭也是分不开的,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也基本是我们与原生家庭关系的投射。

倘若在成长过程中,被自己的父母当作出气筒,那么在成为父母之后,又会不知不觉地以同样的行为模式对待自己的子女。心理学上已有无数文献指出,这些家庭所造成的心理问题,若得不到适当的解决,将会代代相传,恶性循环不已,直到发生悲剧,把问题显示出来,获得解决为止。

所以理顺了与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地成熟,才能放下过去,才不会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蹦出那个过去受委屈的小孩,而让亲子关系变成过去的复制黏贴。

2、夫妻间亲密关系问题

学习育儿知识的父母应该都听过“亲密关系高于亲子关系”。确实如此,一个家庭中夫妻关系如何,决定了孩子的安全感、幸福感的底色及对两性关系的最初认识。

有的父母非常重视亲子关系,而觉得和另一半关系差不多就行了,也不愿意付出努力,殊不知如此伤害最大的是孩子。

还有离婚的影响。

北美心理学家华勒丝汀自年就开始针对上百位离婚子女做心理访谈,她持续追踪长达25年,每过十年,她就提出一份综合报告。

华勒丝汀发现,这些接受长期追踪的离婚子女,呈现两个共同的特征。①对亲密关系既期待又怕受伤害。比常人更敏感,特别怕被人排斥、背叛或抛弃。②较缺乏承受失落的能力。在事业或人际上受挫、失败时,特别容易受伤。其他的心理影响包括缺乏自信,担心自己不够男(女)性化。而许多相貌、条件都非常出色,但父母离婚的女性,竟然因低落的自我形象而“下嫁”条件比她们差很多的配偶,婚后的生活也相当不理想。此外,她发现离婚子女也较缺乏成就动机,有较高的酗酒、吸*与犯罪率,也有不少人不敢生小孩,唯恐将来子女会遭受像自己一样痛苦的命运。

当然,并不是说离婚给孩子带来的就是绝对伤害,也有研究表示,“离婚前家庭的氛围比离婚这件事本身,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有更不良的影响。”“离婚能帮助子女从紧张而痛苦的家庭状况中得到解脱。”

因此,最重要的是父母如何看待婚姻,以及明白在婚姻生活中,自己和孩子真正获得的是什么。

3、与其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与其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上去跟育儿关系不大,其实不然。我们培育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能融入社会,与同事、朋友、身边的人能保持良好关系的人。

而我们自身与朋友、与外界的关系恰恰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如果一个爸爸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那孩子多半也会效仿;如果一个妈妈对身边的人都锱铢必较,那孩子也会。

孩子是缩小的我们,还是那句话,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育儿的过程是最好的育己

生养孩子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传宗接代,培育和另一半爱的结晶之外,其实最重要的意义是帮我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育儿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育己。

1、学会寻找自己的“心理按钮”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在某些时刻变得“情绪失控”,就像上文中那个“狮子般的我”,而这些时刻就是我们的“心理按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按钮”,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也会偶尔触碰到这些“按钮”,只不过我们常常需要“隐藏”情绪,因此没有察觉,而面对孩子时,因为放松的心态,“心理按钮”极易展现,才使得我们的情绪显得更加“不可控”。

找到这些“心理按钮”,并且试着用“上帝视角”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或许能让你在下一次“心态崩”了的时候更容易地接纳自己和孩子。

《母亲进化论》一书中就曾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母亲总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控制不住地怒吼,虽然事后她总感到后悔,但是当下一次类似情况发生的时候,她还是会重蹈覆辙,无奈她向心理医生求助,才发现自己内心还是那个因为时常被父亲咆哮而受伤的小女孩,而孩子的行为只是无意中触碰了她的“心理按钮”。

医生试着让她站在“上帝视角”体察自己,她才看到自己只不过是个“想要努力给孩子爱却能力不足,一直困在不幸的童年却又在不断挣脱的普通妈妈”,那一刻她释怀了,她觉得自己和孩子都没有错,比起自责她更需要的是体谅自己,而这样的心态也让她在今后孩子再触碰“心理按钮”时能够更轻松地应对,也救赎了那个曾经受到原生家庭伤害的自己。

2、学会经营婚姻关系

我的一名咨询者曾找我哭诉,说她发现老公出轨了,最近回家还经常对她和孩子发脾气,打砸家里的东西,她问我是不是应该离婚?可她又担心经济情况和孩子的抚养权,因为她是全职妈妈没有收入。

我问她之前和老公交流的情况怎么样?她说:“我们在家基本上不交流,我也听不懂他生意上那些事,基本上我只负责带孩子,他平常回家都很晚,我和孩子早都睡了。”

听完她的讲述,不禁为她可惜。我可惜的不是她找到一个“渣男”,也不是她为了家庭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者她没有提前为自己和孩子的经济、生活做谋划,而是本来他们应该有很多机会,很多在婚姻解体前,被外来“第三者”趁虚而入前拥有的“沟通”机会。

当然不能说这就是妻子的责任,而应该是双方在婚姻生活中共同拥有的自觉。家庭的核心永远是夫和妻两个人,不论外面的工作有多忙,不论孩子的事情有多繁琐,都应该留有两人的独处时间,或许只是每天简单的交谈,抑或是对生活感受的分享,哪怕是偶尔发生争吵,都好过两个人像“陌生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夫妻恩爱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不论是完整的家庭,还是离异的家庭,对爱人或曾经的爱人保持一份关爱、尊重,都是孩子在未来能够勇敢去爱和接受爱的底气。

3、学会对他人表达善意和温暖

央视曾经有一则《爱心传递》的公益广告:年幼的儿子看见自己的妈妈为她的妈妈洗脚之后,也憨态可掬地端着一盆水来:“妈妈洗脚”。

广告很短,但是寓意却很大。

孩子模仿的首先是父母的行为,父母怎么对待身边的人,孩子就会有样学样。广告中的妈妈传递的是爱,孩子就学会了表达爱的方式;相反,如果家长习惯用暴力、争执解决问题,那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多半也只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主持的“全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42.3%的孩子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而恨父母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父母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最终孩子学着父母的样子将暴力施加在别人身上却不自知。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父母呈现出什么样子,孩子便会给出什么反馈。父母对他人的态度、行为作风,小到影响孩子未来在社会中的形象,大到关乎孩子是否能够遵纪守法、安稳度日。

4、学会保持对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有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干什么都不行,学习学习跟不上,兴趣兴趣没学咋样,但自己感觉在孩子身上已经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

有这样疑问的家长,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你对生活还有多少热情?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时,你有没有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和孩子一起真正感受这个大千世界的乐趣,还是只是为孩子报个兴趣班、辅导班,目标也只是考级、升学加分呢?

在年3月18日中美阿拉斯加高级会谈中大放异彩的“最美翻译官”张京,据说在小学阶段就喜欢模仿电影里的人说英语,她的父母发现孩子这一天赋后,不是简单地给她报个英语辅导班了事,而是陪着张京看了大量的外语动画,还抓住寒暑假的一切机会带她出国旅行,见识当地风土人情。

在这个过程中,张京看到了父母对生活的热爱,也在父母的陪伴下,不断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从而坚定了自己想当外交官的梦想。

有人说,这还是说明他们家有钱,但我看到更多的还是张京父母的身体力行。

只有父母首先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和热情,孩子才能从成人的眼中看到未来的生活依然有趣,才会有不断探索和前行的动力,如果父母表现出的只有功利和厌烦,又怎么能期盼孩子对生活有着清新脱俗的见解,在困难面前拥有所向披靡的勇气呢?

请永远记住,你眼中的光,是孩子的广袤星空。成就了自己,才会最终成就孩子。

作者简介:两个女宝的妈妈,耐思星苑父母成长导师,婚姻家事律师,文字爱好者。专注于个人成长、婚姻情感、家庭教育,人生路上,愿我们共同陪伴、互相温暖!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为什么停止写育儿文章了因为我发现,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