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988年,一位老地下党从台湾带回百人名 [复制链接]

1#

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的国力已经处于腾飞的状态,国际影响力也随之水涨船高。

海峡对岸的人们也渴望着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当局不得不解除对大陆的戒严令。

随着戒严令的解除,海峡两岸的人也渐渐接触的多了起来,在外多年的游子纷纷回到大陆寻找亲人。

但是,随着两岸来往愈加频繁,很多当年在建国后发生的往事也都慢慢的浮出了水面,越来越多的地下英雄也慢慢的被人所知。

年,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来到了北京,他找到了当地公安局,声称自己是当年遗留在台湾的中共地下组织成员。

他从破烂的口袋里掏出了一张纸,这张纸上记录了所有当年未被公开的台湾地下组织人员的姓名。

这份名单上大多数的人已经没有亲人在人世,或者经过三十多年的时光,他们的家人已经不知道在何处生活。

刻苦学习,立志救国

这份名单中的有个人,他的妻子儿女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他,这个人就是这份名单中的刘光典。

刘光典的儿子刘玉平,在和刘光典分别时还不到两岁,父亲的形象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高大模糊的。

刘光典的三个孩子

小时候,他经常问母亲:“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我的爸爸去哪了?”每到这时,刘玉平的母亲就会耐心地告诉他:“等打完了仗,你的爸爸就该回来了。”

等刘玉平十几岁的时候,父亲依然是杳无音信,他的母亲也整日以泪洗面,这时的刘玉平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可能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直到年这位老人带着这份名单回到中国大陆,他才得知,他的父亲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为了国家不得不与他们分离。而刘光典的英雄事迹,也在这一天终于被世人所知。

年,刘光典在旅顺的一处民宅里呱呱坠地,他的父亲老来得子,十分高兴就请乡里的先生为儿子取名。

刘光典

先生略一思索,提笔写下刘光典三个大字,意为光宗耀祖,枕典席文,希望这个孩子以后能用读书来改变命运,将刘家发扬光大。

刘光典的父亲虽然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但是却竭尽全力地想为刘光典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种地的同时还回去镇上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刘光典的父亲知道,从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他和妻子省吃俭用,将所有的钱都用在刘光典的教育上。

当时的中国军阀林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国家积贫积弱,刘光典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报效国家,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刘光典

可是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上进的孩子,刘光典的父亲因为常年的劳作,因病去世了,这无疑给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父亲在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维持刘光典的学业花费,但是如今父亲去世,母亲独自承不起昂贵的学费,刘光典不想让母亲太过辛苦,他一边打工,一边继续学习。

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事变,突袭东北军北大营,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全境很快沦陷了,日本人在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为了将东北变为日本的领土,彻底掌控东北,日本人在东北大肆实行奴化教育,妄图从文化,精神上彻底控制住东北人。

刘光典

在当时,东北的孩子们都被强制要求学日语,并被逼迫着宣誓效忠所谓的日本天皇。

所以少年时期的刘光典也学起了日语,凭借着出色的天赋,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门语言,此时的刘光典还没想到,这门语言对日后的他有多么大的帮助。

在学习期间,刘光典在找了一份药店的工作,药店的老板很欣赏刘光典,允许他平时去学习,空闲时间来药店工作,并且在发工资时还会多发给他一些。

刘光典并没有将多出的工资用来改善生活,他知道母亲在家中生活得很辛苦,除了必要的花费,他将所有的钱都寄给母亲来补贴家用。

经过刻苦的努力,刘光典以优异的成绩被哈尔滨大学录取,后又因成绩突出,前往辅仁大学进行深造,求学期间,刘光典还收获了一生的挚爱,他的妻子王素莲。

大学期间的刘光典并没有被北京的花花世界迷住双眼,他不止在专业课上狠下功夫,还自学了英语,毕业时,已经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外国教授交流了。

刘光典的父亲是因为积劳成疾去世的,他在心中一直有着悬壶济世的梦想,无数个夜晚,他都会想,如果当年的父亲能得到及时救治,那么是否就可以活到晚年。

怀抱着这个执念,刘光典在医学专业上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在他毕业离校时,他的老师感慨:“刘光典真是中国青年的典范啊!”

刘光典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他先是带着妻子来到了山东,而山东当时已经被日本侵略者占领。

凭借着早年学习过日语,并且还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他被人推荐为日伪军警察所的翻译官。

刘光典迫于当时的情况,也只好同意,但在当时老百姓眼里,这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就是一个衣冠禽兽。

大好儿郎不去上阵杀敌,却来对给中国人造成了无尽伤害的日本人点头哈腰,这简直是忘了祖宗。

刘光典和妻子

而刘光典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作为翻译官,他经常接触日本的高层人员,在这里工作,他可以为当地的老百姓力所能及地提供保护,虽然这种方式并不被人理解。

刘光典的妻子也不理解,随着众人的辱骂和妻子的劝说,再加上刘光典也确实不愿为日本人服务,年,他辞职了,回到了东北老家做起了药材生意。

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这一时期派上了用场,而且刘光典本身也是一个见过大世面的人,做起生意来得心应手,他的药材生意渐渐的形成了规模,家里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加入共产党,无私奉献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刘光典本以为没有了日本侵略者他就可以跟妻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没想到的是,国民党反动派竟然不顾全国人民的抗议,悍然发动内战。

刘光典和妻子

蒋介石为了可以在中国实行独裁统治,对共产党进行全面清剿。

刘光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小在东北长大,在军阀的剥削下艰难成长的他,深知国民党与旧军阀一般无二,都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更让他心中可恨的是,当初东北的沦陷和蒋介石有直接关系,如果继续由国民党执掌东北,那么东北的老百姓即使不会再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也很难有活路。

在全国反对的声音下,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向东北展开进攻,而共产党迫于当时的局势,不得不将东北的党组织隐蔽起来,在地下展开工作。

东北的党组织成员洪国式也是在这时,将刘光典介绍入党,洪国式起初是在做生意时遇到了刘光典,两人还是老乡。

刘光典精明能干,思维活跃,给洪国式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这样的人可以发展为党员,为国家做贡献。

而且刘光典还会外语,又是当时极少的大学生,在多次接触后,洪国式就对刘光典将自己是共产党员的事和盘托出,并且邀请刘光典加入共产党,为中国老百姓的幸福出一份力。

刘光典起初是有些动摇的,他有幸福的家庭,也有可爱的孩子每天都在等他回家。

刘光典妻子

可是,在经过了一番考虑后,他觉得有国才能有家,刘光典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共东北社会部大连情报处。

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无论从武器还是后勤都比不上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初期打得十分艰难。

在得知解放军需要帮助时,刘光典和妻子没有任何犹豫,就将全部家产变卖,为解放军部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刘光典在战争期间多次往返于上海,为组织传递情报,为了将重要的情报传递出去,刘光典不顾生命危险,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国民党污蔑刘光典叛变

好不容易盼来了全国解放,刘光典想将妻儿接到上海来一起生活,当时他已经快一年没有见到过他的家人了。可此时组织上的一个重要任务,将他对美好生活的规划打破了。

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妄图在台湾实行反攻大陆的计划,为了祖国的统一,党中央决定必须尽快解放台湾。

年6月,刘光典被派往台湾进行地下情报工作,帮助党中央解放台湾。

在台湾工作时,刘光典将台湾的军事情报通过各种方式详细地记录下来,而情报的传递是一大难题,这时刘光典提出可以将情报写在茶叶包装上传递出去。

组织上认为可行,于是第一批军事情报在刘光典的手中传到了大陆,为后来的登陆行动提供了巨大的价值。

虽然第一次收台并没有成功,但是刘光典认为,只要在台人员上下一心,解放军收复台湾是迟早的事。

面对追捕,坚持抗争

可是他没有想到,命运和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也因此为祖国的统一事业献出了生命。年2月2日,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抓。

蔡孝乾

在敌人的诱惑下,他选择了叛变,蔡孝乾是台湾地下组织的首脑,他的叛变,直接导致了台湾地下情报系统的毁灭。

在蔡孝乾被抓时,同在台湾进行情报工作的洪国式就意识到了危险,但是他在逃跑时不幸被捕,而刘光典的住处只有他知道,反动分子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

为了保护刘光典和他手中的重要情报,洪国式坚称刘光典已经带着情报回到了香港,而反动分子显然是不相信的,他们在审问洪国式的同时,加紧搜捕刘光典。

刘光典得知好友被捕后,心痛不已,但是他顾不上平复自己的心情,立刻想大陆的情报人员发出电报,用密语向大陆传递出了台湾地下组织被毁的消息。

抓捕刘光典的通缉令

传递完情报后,刘光典就开始了他的长达数年的逃亡生涯,他躲到了台北一个名叫赖正亮的农民家里,并将身上的所有钱拿出来交给赖正亮,用来支付食宿费用。

虽然他与党组织彻底失去了联系,但是他没有忘记自己共产党人的身份。在躲避追捕的过程中,刘光典积极向村庄里的台湾同胞宣传党的方针和思想,还会帮助赖正亮一家收割甘蔗。

后来,刘光典的钱用光了,但是他却并没有想过投降,他在山中编竹制品以维持生活。

随着国民党的追捕越来越紧,刘光典通过对当地环境的熟悉,潜藏到山上的一个长宽不过1.5米的山洞里,这一躲就是四年。

年,同样在逃亡的中共台湾地下组织成员胡沧霖被捕,在敌人的残酷摧残下,胡沧霖出卖了组织,将刘光典的位置供了出来。

刘光典直至被捕也不相信自己的同志出卖了他,被捕之后刘光典没有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他在狱中大声斥责国民党当局的反动行径,反动派一定会被打倒。

刘光典在狱中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却一直不肯将情报供出。年,国民党反动分子看刘光典是啃不动的硬骨头,决定将刘光典枪毙,随着四声枪响,刘光典英勇就义。

直到年,一位当年的地下党成员带回来这份名单,人们才知道刘光典的事迹。刘光典的儿子在得知父亲英勇就义的事迹后泣不成声,同时,他也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

本来刘光典可以在抗战胜利后在家陪着妻子儿女守着他们的小家幸福生活。

可是为了民族大义,他义无反顾地走向了革命的道路,在面对死亡时绝不屈服,他的英雄事迹,会被我们永远的传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