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蔷一张专辑换一套四合院,30年前的中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治疗秘方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566445.html

当人人迷醉于“甜心教主”王心凌的魅力时,有谁能回忆起“迪斯科女王”张蔷当初的无限风光?八十年代时,张蔷一张专辑就可抵北京一套四合院!

张蔷出身于单亲家庭,母亲是富有音乐细胞的小提琴手,父亲是学术有加的医学会翻译官。

在她六岁时,父母离异,她便一直跟随着思想新潮的母亲在北京电影乐团的宿舍生活。因着母亲的影响,加上音乐环境的熏陶,张蔷从小就培养了难得的艺术天分。

在小学生时期,别人梳着循规蹈矩的发型,张蔷大胆地卷了一头卷发;别人偷偷摸摸地听流行抒情乐,张蔷大大方方地听西方摇滚曲。

奈何当时的包容性并没有现在这么强,一些不懂事的小朋友会对她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拿她的家庭说事,骂她的父母是流氓。

孩童时期的张蔷便有了女王风范,面对无知的评价犀利地回击:“你爸妈不是流氓吗?不然你怎么出来的?”

从那时起,张蔷心中就明白了自己和普通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比同龄人先一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既然成绩不理想,那就勇敢地追逐梦想。更何况她十分热爱音乐、热爱唱歌。

张蔷的母亲知道了她的想法,并没有骂她不务正业、不好好学习,而是鼎力支持、重金投资,为张蔷请了单独的老师来指导张蔷的音乐之路。

事实证明她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张蔷薇凭借自己的实力开创了属于她的迪斯科时代。

当然她的创作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她在青年歌手大赛中表演了一首美国歌曲,遭到中年评委劈头盖脸的批评;在国有唱片公司出专辑的道路上屡屡碰壁,唱的歌曲总是遭拒。

年轻热血的张蔷并没有气馁,反而愈挫愈勇,倾注全身心的情感尽情地歌唱,白天她是追逐阳光的向日葵,黑夜她是于黎明破晓前绽放的玫瑰。

张蔷特立独行的表演吸引着一些国内的先锋音乐人,皇天不负苦心人,年命中注定一般的张蔷邂逅了“云南音像社”,踏上了她的成功之路。

那时的张蔷只有17岁,她是稚嫩的、年幼的、青春的,进入音乐圈的她眼神干净、心灵透彻,没任何套路,有的是一片赤诚。

她尽心尽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翻唱创作,一张翻唱专辑《东京之夜》火遍中国,唱片的封面也是由她自己制作。

公司初印的60万张以及加印的万张专辑一售而空,中国掀起了一阵迪斯科热流。

人们在张蔷的歌声中听到了青春的欢呼,听到了热情的绽放,听到了自由的渴望……只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张蔷就达到了人人追捧的地位。就连主持人李静都说,自己唯一一次逃课就是因为学校后面的山坡,有人在放张蔷的歌曲。

公司发现了商机,对张蔷的薪资待遇自然不薄,邀请张蔷再出一张专辑,共支付给她一万多的薪酬。

要知道当时张蔷母亲一个月的工资只有70元。张蔷瞬间化身万元大户,她所收到的钱比一些人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得多。

令人惊叹的是,小小年纪的张蔷并没有被金钱迷了眼,并没有因为自己爆红有所懈怠。她依旧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创作,一有时间就泡在歌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扑在音乐上。

很长一段时间,张蔷的生活不是在录专辑,就是在录专辑,每天都在发新歌,每周都有新的专辑,稳定保持一个月四张专辑的水平。

张蔷的影响力不只限于国内,她的歌声流传到国外,她的风格特性更是令外国观众折服。年仅19岁的她便登上了美国的《时代周刊》,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张蔷轻而易举地办到了,排在张蔷的上面的人就是迈克尔杰克逊。

又甜又欲的嗓音、时髦蓬松的爆炸头、顶流迪斯科女王都是她的标签,她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Top1,她的人气甚至超过了邓丽君,张蔷在欢呼声中野蛮生长,每一天都斗志昂扬。

可是越身居高位,就越多人盯着你,越多人盼望着你跌下神坛。大紫大红之后,一些对张蔷的负面评价随之而来:叛逆、流氓、嚣张……不怀好意地揣测铺天盖地而来,别有用心的小人想要摧毁甚至是消灭张蔷这朵铿锵玫瑰。

张蔷一如既往的率性通透:随便你们怎么说,我无所谓,我不和你们耗,我要出国看世界了。面对国内媒体的联合排挤、封杀,张蔷无奈却淡然处之,跌宕的成名经历已然洗去了她身上的那份桀骜,她变得更加理智,看事情也更加通彻。

没有任何预兆地,张蔷宣布退圈出国留学。此消息一出,震惊各大媒体,之前的针对完全是出于得不到张蔷的嫉妒,张蔷真做了退圈的决定。

他们谁也舍不得,舍不得张蔷开创的迪斯科潮流,舍不得张蔷带来的经济效益。他们争前恐后地邀请张蔷为他们出最后一张专辑,更有甚者开出诱人的条件:“一套四合院换一张专辑。”

张蔷是直接的,她不喜欢那些花花肠子,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任凭你多么苦口婆心,任凭你给的筹码多么重要,她都不为所动。张蔷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做她自己,她顺应本心发了一张名为《潇洒出走》的专辑后,挥挥衣袖毅然离去,连离开都这么有个性。也许这才是那么多人喜欢她的本质原因。

就这样张蔷在歌坛销声匿迹了,据后来的调查了解,张蔷出国留学后,过起了岁月静好的平常人生活: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当一个家庭主妇。

因为童年父爱的缺失,没有父亲陪伴的张蔷很期待一个完整的家,她希望早点结婚,希望早点生小孩当妈妈,希望当一个人的老婆,扮演娇妻的角色。她并非放弃了她的音乐之路,只是想建立一个属于她自己的家,她渴望着过一段平凡却幸福的家庭生活。

这样的平静只维持了八年,也许是没有遇到对的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像张蔷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无止休的争吵、独自照顾孩子的疲惫、一次又一次累加的失望,张蔷最终选择离婚,结束这段束缚着她的家庭关系。

在对儿子的艺术培养过程中,张蔷心中的音乐之火燃起了回忆,她想到了以前没日没夜地创作所流的泪水与汗水,她想到了在舞台肆意歌唱的自由感觉,她想到了歌迷们饱含情感的欢呼与呐喊……

那一刻她明白自己是时候复出了,她的生命、灵*没有音乐是不完整的。于是她重拾热爱,整装待发,卷土重来,准备在音乐界“大干一场”。

奈何国内歌坛迅速发展,各种风格的歌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张蔷早已不是当初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了。张蔷的复出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反响,大家知道了也只是感慨一句:“原来这就是张蔷。”

说不失望那是不可能的,曾经风靡国内外的自己也会落下时代的眼泪。一般人也许就此止步了,可张蔷是谁?

她是迪斯科女王,自信美丽、大胆独创、风雨中成长的女王。她明白只有拿出新的优秀作品,才能再次向大众证明自己并不过气。

张蔷不慌不忙,潜心创作,耐心且投入,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她的命中之人。张蔷十分开心,他们两人都期望着能安心过日子。

丈夫满足了她对感情的所有需求,温柔体贴,忠实可靠,还十分支持她的事业。这对张蔷来说就是如虎添翼,无论前方多少艰险困难,她都所向披靡。

年,一曲《别再问我什么叫做迪斯科》唤醒大家对张蔷沉睡的记忆。动感十足的节奏,有趣的歌词,以及张蔷经典的爆炸头形象,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光芒万丈的迪斯科时代。

张蔷再一次征服了各个年龄段的人,即使是现在,我们也都能在各个平台、软件刷到她的歌。

沉寂多年的张蔷终于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可。她像音乐界的一座丰碑,谁都无法否认她对迪斯科音乐作出的贡献。

张蔷自己也明白,要想更好地顺应大众喜好,她需要做出改变。她积极地参加综艺节目,在采访中坦诚地畅所欲言,用微博等社交平台与大家互动……她变了,又没变。

没变的是她对音乐事业的热爱,没变的是她率性而活落落大方的性格,没变的是她眼里的明亮与清澈。

如果把张蔷比作鲜花,最贴切的一定是那迎风而立、永远不会枯萎的红玫瑰,永远明媚娇艳,永远鲜艳夺目。现在的她54岁,年龄已过半百,那又如何?只要站在舞台上,她就永远都是那个震撼人心的女王。

这就是张蔷,有着对音乐倾注全部的热爱,有着鲜明个性的自我,有着与生俱来的女王气质。正如节目的名字一样,她乘风破浪而来,只不过她乘的从来都不是时代的长风,而是那股属于她自己的骄傲清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